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783232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第11期
     【摘 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16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各58 例,护理12 个月后,根据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 - 36)对2 组患者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并观察2 组焦虑(SAS)、抑郁(SDS)情绪、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心脏事件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 < 0.05),SAS 和SDS 评分均显著降低(P < 0.05),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 <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LVEF 显著提高(P < 0.05)。结论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预后质量、改善心功能,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舒适护理;焦虑

    冠心病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创伤小、疗效显著、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但冠心病介入治疗仍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对手术存在焦虑、恐惧及紧张等负性心理,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的不适,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感,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使其主动配合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术后生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41~84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手术24例,冠状动脉造支架植入术16例;观察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0~83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手术2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5例。两组患者在数量、年龄、介入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医嘱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干预,主动寻找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获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充分舒适。环境舒适 手术后通常在CCU监护室监护1d以上,严密心电监测,病房要保持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床单也要保持舒适、干净、干燥、整洁,及时的进行更换,注意病房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以及比较柔和的光线,温湿度要适宜,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大约60%,室内的设施尽量简化,注意减少监护仪带来的噪音。减少探视,以免出现一些不良的刺激,以及影响患者的休息。随时关注患者的情况,如患者是否出现心绞痛,股动脉伤口有无出血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尽量满足患者的提出需求,可以适当播放一些旋律舒缓的音乐,使患者身心放松,为患者营造一个比较舒适的治疗环境,以促进康复。

    1.2.2 排泄舒适

    要嘱咐患者要多食用高纤维素及高维生素蔬菜以及水果,并注意防止出现便秘。指导患者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必要时可给予一些缓泻剂。在卧床期间需要病床上进行排便,在排便时一定要给予遮挡,尊重患者隐私。

    1.3 观察项目

    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焦虑程度及两组舒适性程度进行评价。

    1.3.1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的评价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物质上的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共4大方面,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极差为1分,极佳为5分,满分100分,总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2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记录、统计和分析。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心理感受和身体症状,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不佳。生活质量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患者的饮食状况、躯体功能、恢复状况、反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价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价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81.2±15.9)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价(61.2±7.1)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理评价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心理评价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心理评价(40.3±4.2)分,对照组心理评价(61.2±6.2)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评价比较(x±s)

    2.3 舒适性程度评价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环境舒适、镇痛舒适、排泄舒适、睡眠舒适评价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舒适性情况比较(x±s)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如支架、旋磨、旋切、激光的开发应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不断扩大,疗效日益提高。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临床上应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冠心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带病状态,对其躯体和心理均造成严重折磨,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而介入诊疗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措施,无论是术中还是术后如有护理不当,或细小的疏忽,均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或并发症产生,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所以心内科专业护士应具备完整的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理论知识,全面了解介入诊疗术的操作过程,掌握术后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负面情绪、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起到辅助降低疾病复发和死亡率。国内有对比研究报道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和血脂,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焦虑是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情绪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

    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非常必要,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和及早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田萍,李星梅,杨金芬,等. 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

    [2] 陈艳红,郝惠敏,金婷. 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12,22(2).

    [3] 李忠.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 百拇医药(潘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