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阻塞性肺气肿
编号:13630344
临床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2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咳痰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该病的患病率较高、病程较长,对其的治疗若不及时,极易引发呼吸衰竭,进而危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2]。有研究认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3]。本文主要研究临床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31例。对照组男性占18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57±1.25)岁;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男性占17例,女性占14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6±2.31)岁;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两组在性别比、年龄层次等方面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比较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生命体征的检测、定期协助患者翻身、给予患者低流量的吸氧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日常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如嘱患者禁烟禁酒,以免其刺激呼吸道;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拟订科学的运动方案,提升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2)用药护理: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需将药物护理作为重点。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多采用的是解痉、平喘、抗感染、祛痰等方法,但部分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时,需首先对其病原维生素种类进行检测,进而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提升治疗效果;且在采用抗生素治疗时,应做好相应的记录,避免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增加患者机体的耐药性。而对于一些须服用强效镇咳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防并发症的发生。3)吸氧护理:临床上多采用吸氧治疗来改善患者缺氧情况,但在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确保吸氧的低流量、连续性;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吸氧时的排痰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4)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地为患者布置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环境内温度在26~28℃之间;此外,护理人员应调节室内的光线,以免光线太强,增加患者心理的不适感。

    1.3 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护理后患者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此外,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痰菌培养的结果对两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定,显效:经护理后患者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痰菌培养的结果显示为阴性;有效:经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痰菌培养的结果显示菌落减少;无效;经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迹象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4]。

    1.4 数据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实验组护理后咳痰消失时间(4.36±1.02)天、胸闷消失时间(3.96±1.21)天、呼吸困难消失时间(3.08±1.54)天,对照组护理后咳痰消失时间(6.12±1.27)天、胸闷消失时间(5.28±1.34)天、呼吸困难消失时间(5.97±1.63)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后平均住院天数

    实验组护理后平均住院天数为(9.54±1.23)天,对照组护理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5.43±2.45)天,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

    实验组护理后显效19例(61.29)、有效10例(32.26%)、无效2例(6.45%),护理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护理后显效13例(41.94%)、有效12例(38.71%)、无效6例(19.35%),护理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因素仍未有明确定论,大多数观点认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可能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如过敏性的物质、有害气体、吸烟、粉尘等[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使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病率逐年提升;加之,该类患者需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最终产生消极、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因此,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身心的临床护理,进而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全面提升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开展临床护理的实验组,其护理后咳痰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与陈桂芹[6]等临床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不仅能够缩短病程,而且还能提升护理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6):4905-4906.

    [2]王东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10):173-174.

    [3]韩国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7):156-157.

    [4]薛娜娜,李玉琢,安贺娟,等.临床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07):90-91.

    [5]黄淑萍,田新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舒适细节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241-242.

    [6]陈桂芹,于翠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8):2032-2034., 百拇医药(陈凤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阻塞性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