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
编号:13625696
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2
     【摘 要】 目的 : 探究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效果。方法 :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颈髓损伤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 实验组有3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22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栓塞,两者差别显著(χ2=14.595,P=0.00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0.59%,两者差别显著(χ2=9.714,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针对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的概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颈髓损伤;下肢深静脉;护理干预;预防

    颈髓损伤(CSCI)在临床上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等神经性功能障碍[1]。颈髓损伤后会继发多种并发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和护理的康复难度,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颈髓损伤患者常伴有高位截瘫、长期卧床以及活动量较少等特点,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2]。若是早期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颈髓损伤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情况以及满意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我院的收治患有颈髓损伤的患者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13~80岁,平均(46.36±32.57)岁,其中高空坠落患者55例,发生车祸的患者20例,摔伤的患者12例,重物砸伤的患者18例;合并伴有路脑损伤的患者28例,伴有腹部损伤的患者3例,颈椎外损伤的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1例,平均年龄(45.89±32.24)岁,对照组51例,平均年龄(46.59±32.0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性别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本研究。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3]:患者及家属对此研究表示支持,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具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属对此研究表示反对者。

    1.3 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需向患者宣传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做好营养饮食指导,并且劝导家属戒烟,同时遵从医生给予的相应药物治疗。实验组:1)患者在入院时根据骨科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及制定相应的表格进行术前的评估,根据患者的脊髓损伤的程度按照制定的表格进行风险分级,同时根据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凝血五项,联合观察相关的因子指标,是否超出异常范围,并且排查血栓是否形成,对于高危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皮下低分子的肝素钠,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肿胀,记录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血运情况。3)护理人员应该控制患者的饮食,各个部分监督落实任务,严格按着计划进行,提倡低盐、低脂饮食,保障患者的饮食安全,而且需要使患者饮水到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4]: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以及死亡率的对比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形成血栓情况以及满意度资料采取χ2检验,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有3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22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栓塞,两者差别显著(χ2=14.595,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生肺栓塞以及死亡统计上,差别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经统计,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有48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有36例满意,15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70.59%,两者差别显著(χ2=9.714,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骨科卧床患者中较为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血栓若是脱落,则会引发肺栓塞,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相关文献报道[5],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在60%~80%。对此,我院制定相应的计划,对患者采取基本预防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减少不良心理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严密观察,对其讲述术后的注意事项及疼痛和伤口的护理,正确地服用药物和术后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促进其术后康复。物理预防措施:主要为间歇充气加压、足底静脉泵。主要模仿机体活动时足、腿部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静脉泵对足底进行充气,压缩足部肌肉,进而使下肢静脉回流,防止淤积。药物预防措施: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低分子肝素,其主要会抑制凝血酶的生成进而发挥抗凝的作用,需要进行术前终止抗凝,其抗凝的时间需要依据药物的半衰期,也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而订,正常在术前24小时内终止,对于肾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延长时间。在医生正常治疗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颈髓损伤患者我院比较重要健康教育,并且注重规范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其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从本研究结果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有3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22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栓塞,两者差别显著(χ2=14.595,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对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了护理干预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针对于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俊琴,井永敏,李秀婷,等.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异常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5(03):293294.

    [2] 曲洪雪,刘云鹏.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7(02):110112.

    [3] 马惠敏,窦勃,赵金彩.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7(14):12801281.

    [4] 王春柳,吴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长期卧床患者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0(03):403404.

    [5] 井永敏,丁俊琴,曹志坤,等.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5(10):923924., 百拇医药(闵丽娜)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