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734
编号:13608911
PDCA循环在降低CRRT非计划性下机率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27日 《健康周刊》 201734
     2.1.1.4 处理阶段(A) 针对CRRT非计划性下机常见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⑴抗凝不足的干预。①充分预冲管路,将肝素加入生理盐水进行管路的预冲,肝素分子带有大量负电荷,与管路,滤器高分子材料表面带有的正电荷,通过静电作用以离子键方式结合,在管路和滤器内形成肝素涂层。当涂层与血液接触时,由于离子键结合的不稳定性,肝素的释放,形成肝素分子的“脱离效应” [5],预防早期凝血,巡管过程中,滤器静脉端朝上,轻轻拍打滤器,使滤器中小气泡充分排出,因滤器中的小气泡易形成血栓,堵塞滤器。②不同的置换液方式对抗凝有不同的影响[6],置换液尽可能从滤器前输入,减少滤器内絮状物的形成,延长滤器使用时间。③枸橼酸局部抗凝较肝素更具优势[7],护士缺乏枸橼酸钠抗凝的相关知识,枸橼酸钠抗凝相关影响因子知晓率低(25%),对策是加强全科护士培训考核,考核方式包括口述和笔试,考试成绩纳入星级考核。④医护共同查房,加强医护沟通,明确抗凝实施方案,合理使用抗凝剂来预防凝血和出血,使用低分子肝素钠150~500u/h持续泵入,每2~6h监测APTT,根据结果调整肝素用量,使其维持在140~160s[8],修改原有工作流程,细化抗凝实施流程,各班组长监控血透护士实施。⑤血透记录单未能体现抗凝效果影响因子,对此修改血透记录单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