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消渴
编号:13602756
《伤寒论》中对消渴病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9日 《健康周刊》 20184
金匮要略,病脉证治
     【摘 要】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有言起于中焦而及于上下,有言下亏于肾而涉及五脏。而“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这一基本病机也为多数医家所共识。所以滋已虚之阴,清浮现之热亦为治疗消渴病的基本准则。然而疾病之端倪,千变万化,并非一法而定之。故特引用伤寒杂病论论治消渴病为题,是想借仲景之大法,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其中对于消渴病的治疗更深、更广的认识,当以灵活应用,从而丰富临床诊疗消渴病的方法。

    【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消渴病;病脉证治

    1 消渴病之提纲

    要深入挖掘伤寒杂病论对消渴病的认知与治疗大法,应先理解仲景对消渴病的概括性阐述。而对此论有提纲性描述的地方,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的开篇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此条是在描述一种寒热错杂的病机本质。从字面来分析,厥阴病有消渴表现者,始于肝藏血虚,不足以滋养所藏于肝之胆腑,血虚生风燥,胆不濡则浮火易动,风热上扰,煎熬肺脏,故肺液耗伤,则引水自救,口渴多饮,而水能胜有形之火,不能胜无形之风燥,故虽多饮而不得解渴。浮火上扰,则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热扰于胃,胃中有热,故易饥,热盛则食即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