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814
编号:13592152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9日 《健康周刊》 201814
     【摘 要】抑郁在全世界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大学生中亦是如此。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与抑郁的关系以及归因、自尊、认知情绪调节和应对方式等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抑郁中的作用方面进行研究进展综述。

    【关键词】生活事件;抑郁;大学生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从青少年到老年都有罹患抑郁的可能,并且这种几率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以往研究发现,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2-3.4],随着“累积效应”的产生,抑郁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5]。本文综合分析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1 生活事件与抑郁

    生活事件影响大学生情绪,并且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6.7.8.9]。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中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占53.57%。其中,38.51%的大学生有轻度人际关系困扰问题,15.06%的大学生有严重人际关系困扰问题, 1.43%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障碍[10]。大学生学习压力、健康适应以及其他方面对抑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且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11]。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与抑郁显著相关[12.13]。生活事件的强度与性别在青春期的脆弱情绪中起作用[14]。恋爱冲突作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项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存在显著相关,并且,恋爱冲突能正向预测抑郁[15]。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中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相关[4.16]。女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存在显著相关,并且生活事件的各个维度都可以显著预测抑郁[17]。有追踪研究显示,具体生活事件与男大学生的即时抑郁有关,而与长期抑郁没有显著关系[18]。
, http://www.100md.com
    2 生活事件、自尊、归因与抑郁

    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通过自尊对抑郁产生影响,单纯分析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其作用会减小[19]。有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通过自尊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显著影响[20]。并且,抑郁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自尊结构存在差异,相比较正常大学生,抑郁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比外显自尊水平高[21]。大学生消极归因方式和生活事件对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而自尊在两者之间起到调节作用[22]。归因风格中的成就性事件和应激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具有预测作用,归因风格对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起到调节作用[23]。

    3 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

    在不同种族的学生中,积极的应对方法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并可能防止抑郁的发生。消极的应对方法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24]。认知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策略能有效减少负性情绪[25],认知重评策略在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上起到调节作用[26]。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有直接预测作用,认知情绪调节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大学生多使用积极设想、积极调整、容忍等情绪调节策略[27]。然而,有研究表明,女性的抑郁程度较高,而男性在认知内容上表现出更大的扭曲。研究表明,认知扭曲可能使男性免受抑郁情绪的影响[28]。情感体验是影响生命事件与绝望抑郁之间纵向联系的潜在机制。显著负性生活事件直接促进了绝望抑郁的发展[29]。有研究表明,无望抑郁与消极认知方式的原因和结果呈正相关[30]。但是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文化差异[31]。也有研究显示,生活事件对心理弹性有直接影响,通过情绪调节作用对心理弹性产生间接影响[32]。生活事件、积极情绪调节和消极情绪调节对大学生焦虑具有影响,认知情绪调节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焦虑间存在中介作用[33]。
, 百拇医药
    4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抑郁

    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4]。大学生主要使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使用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抑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抑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5],并且,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36-37]。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38]。大学生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抑郁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39]。成熟应对方式和不成熟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存在中介作用[40]。有研究发现,抑郁、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各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41]。王渭玲等研究发现,使用不同类型应对方式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较常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较常使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42]。 Sawyer MG 等采用多因素分析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与消极应对方式交互作用,会加速男生抑郁症状的出现[43]。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效能可以有效抵抗抑郁[44]。
, http://www.100md.com
    5 生活事件﹑其他和抑郁

    贫困大学生中,生活事件对抑郁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通过缺陷感对抑郁有间接的预测作用[45]。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生活事件直接影响贫困生的抑郁情绪[46]。有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在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间起到缓冲作用,即心理一致感可以缓解生活事件对抑郁产生的消极影响[47]。神经质人格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抑郁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48]。雅安地震后三年,有研究对4137名亲身经历过地震的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5.12岁)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抑郁症,地震后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是部分的[49]。何家宝研究表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中介影响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关系[50]。大学生挫折事件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51]。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在中医类型体质和抑郁间有调节作用[52]。

    6 结语

    大学生抑郁事件发生比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危害大学生心灵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生活事件,例如,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健康适应等因素在大学生抑郁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也受到自尊、归因方式、归因风格、认知情绪调节、应对方式、人格等相关因素得到调节作用。此外,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抑郁程度不尽相同。根据以上情况,应进一步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与疏导。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HoldenC.Global/surveymexamine/sim-pact/of/depression.Science,2000, 228(7):39~40.

    [2]陈红敏,赵雷,刘立新 .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J]. 中国青年研究,2009 ( 7) : 92 - 95.

    [3]陈慧,邓慧华,钟萍,等 . 青少年早期的抑郁与生活事件的交叉滞后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 1) : 80 - 83.

    [4]韩黎,王洲林,张继华,吕林,王金霞,廖传景.留守经历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04):326-332.

    [5]Steinberg L. Risk taking in adolescence: w hat changes, and w hy?[J].Ann NY Acad Sci,2004,1021( 1) : 51 - 58.

    [6]申苗苗. 大學生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

    [7]代钦. 汉、蒙两族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D].西北大学,2014.

    [8]刘松.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陕西师范大学,2017., http://www.100md.com(周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