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周刊》 > 201814
编号:13592217
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率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9日 《健康周刊》 201814
     【摘 要】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全国普查项目,其假阳性率直接影响了筛查质量,引起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有:耳道因素、内噪音因素、新生儿状态、技术及操作因素等,通过护理对策进行逐一解决,可达到降低假阳性率,提高初筛通过率的目的。

    【关键词】听力筛查;假阳性率;影响因素

    根据全国残疾人调查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听力言语残疾者已达2780万,并且每年有3万左右聋儿出生[1]。婴幼儿中听力损伤是常见的先天性缺陷之一,具有0.1%~0.3% 的发病率[2],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干预,会影响婴幼儿语言、智力及情感的正常发育。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约有60%儿童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对听力障碍儿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可提高听力障碍儿生活质量,并极大地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2016年国家卫计委对新普通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规定的标准为≤10%,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有的地区的新生儿的初筛阳性率为17.52%[3],有的地区为6.6%[4],那么阳性率的理想控制范围到底是多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测试人员手法技巧引起筛查假阳性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解决护理对策,从而达到降低假阳性率的发生,提高初筛通过率的目的,并为今后卫计委确定普通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标准提供依据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