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胆囊胆管炎 > 结石性胆囊炎
编号:13525387
腹腔镜阑尾术后腹壁巨大血肿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一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6
     患者,女,56岁,因“剑突下疼痛5小时”于2019年07月31日入院。入院体检:身体肥胖,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肠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中上腹部及右下腹压痛,右下腹反跳痛阳性,未扪及腹部包块,墨菲氏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结肠充气试验阴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入院后行血常规检查:WBC 13.6*109/L,RBC 4.54*1012/L,HGB 139g/L,PLT 200*109/L,GR% 82.1%,CRP <5.0mg/L。血液生化:ALT 23 U/L,AST 22 U/L。凝血功能:INR 0.969,PT 11.1,FIB 3.28,TT 15,APTT 30.2。腹部CT检查示:右下腹部可见增粗的阑尾影,管壁稍增厚,最大横径约12mm,周围脂肪间隙稍模糊,考虑阑尾炎。入院诊断:1.急性阑尾炎,2.局限性腹膜炎,3.胆囊结石,4.剖宫产术后。入院当天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既往有剖宫产病史,术中大网膜与腹膜及肠管广泛粘连,给予部分粘连松解后,顺利切除阑尾,残端常规处理。右下腹生理盐水冲洗后吸净,观察术野无活动性出血,退出操作器械,常规关闭各操作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第5天出现上腹部间断轻微胀痛,可忍受。二便正常,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各切口愈合好。考虑患者有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病史,给予消炎利胆对症治疗,术后8天上腹部胀痛缓解后办理出院。出院1周后,患者因中上腹部持续胀痛伴纳差来我院复诊,行腹部CT检查示:脐部腹壁下包块,大小约90mm*111mm*136mm,密度不均匀,考虑为血肿或脓肿(图1)。再次入院,并于B超定位下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图2、3),引出暗红色血性液,引流管接无菌袋持续引流。09月03日复查彩超血肿范围约61X56X26mm,向患者说明病情并取得同意后,于09月04日在麻醉下行脐部腹壁内腹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切口换药,红外线理疗,腹部胀痛及纳差症状消失,09月18日复查CT:血肿吸收、消散(图4)。切口愈合,顺利出院,1月后回访未出现腹部胀痛等不适症状。

    讨论:结石性胆囊炎发作时主要是上腹部疼痛,有时仅有上腹胀痛不适,或伴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体格检查右上腹胆囊区域可有压痛,Murphy征阳性,但个体有差异。国内文献[1]报道,腹腔镜手术中,因穿刺引起的腹壁出血发生率为0.12%,包括腹壁浅动脉、腹壁上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腹白线/脐旁是少血管部位[2],也为腹腔镜手术的常见穿刺点,未见发生脐部腹壁内腹膜外巨大血肿报导。本例患者既往有结石性胆囊炎病史,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正常,无过敏性紫癜及血友病等病史。本次入院行腹腔镜阑尾术后第5天出现上腹部间断轻微胀痛,食纳、二便正常,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腹部包块。惯性思维下考虑为结石性胆囊炎的复发症状,而未做进一步的鉴别诊断。忽视了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增厚对腹壁血肿的掩盖,腹腔内及腹壁出血为腹腔镜阑尾术后常见并发症。术中因Trocar的压迫,未见脐部穿刺孔明显出血,加上腹壁脂肪厚,对筋膜缝合止血不彻底,造成腹壁内腹膜外巨大血肿,压迫胃肠道,出现中上腹部持续胀痛伴纳差,回院复查CT才发现腹壁巨大血肿。经穿刺置管引流等治疗,血肿吸收消散,腹部胀痛及纳差症状消失,可以确定为腹壁血肿原因引起。故肥胖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即使脐部少血管区的穿刺点,也不能忽视术后腹壁血肿的发生。对于考虑复发症状的既往疾病,及时做相关的辅助检查,能了解病情发展,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避免给患者造成了长时间的身体不适及巨大的心理压力。

    參考文献:

    [1].赵学英 冷金花 郎景和 等.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血管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3): 178-180

    [2].赵舸 张炳太 郝敏 等.腹腔镜手术穿刺孔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0): 1490-1492

    作者简介:胡丽,男,1979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湖北荆州;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普通外科研究;职称:普外科主治医师。, 百拇医药(胡丽 潘德强)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胆囊胆管炎 > 结石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