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报》 > 2019.10.17
编号:178216
文人的眼疾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2019.10.17
     □ 朱辉

    看到过好几篇医生写的文章,说眼睛出了大问题,对于知识分子的精神打击要比体力劳动者明显。幸亏这是医生的经验之谈,此言若是出自文人之口,多半就涉嫌歧视,要被口诛笔伐了。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几乎等同于文人。或许因为文人常常用眼过度,当时照明条件又不好,加之有些人生活态度狂放,文人得眼疾者特别多。比如韩愈曾在《祭十二郎文》中写道:“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许多现代医生由此推断,他这是糖尿病性白内障。

    韩愈那年月,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症”,文人给这种病起了个小名叫“长卿病”,因为司马相如字长卿,亦患有此病。由于古代科学水平的限制,有文人谣传“长卿病”是房事过度引起,连累韩愈也曾遭遇人品上的诽谤,被说成过于好色才患此恶疾。直到现在, “长卿病”的成因依旧在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网上一搜索,就能搜到几条病友的咨询“我得了糖尿病,是不是性生活太频繁造成的?”好在医生的解答高度一致,大意都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唐朝时期没有治疗糖尿病的良方,更别说糖尿病性白内障了。韩愈为了治病,不免病急乱投医,比他小四岁的白居易曾在《思旧》中写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韩愈很可能因为乱吃药慢性中毒,56岁就去世了。

    也有人提出质疑,说韩愈既然得了白内障,何以在40岁到56岁之间还写了大量诗文?他是怎么写字的?这点如今我自己就能解答了,因为我成了老韩的病友,得了和他一样的病。白内障并非一夜之间就会瞎掉,只要注意调理,从晶体轻度混浊发展到重度浑浊,可能需要经历很长时间。何况知识分子即便双目失明,有时还能迸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陈寅恪一直患有眼疾,1937年,他为父亲守灵期间,病情加重,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到同仁医院检查,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离,需要立即手术。然而彼时日军入侵,为了离开沦陷区,他只得放弃手术,只靠左眼生活、工作。到了1944年,左眼病情恶化。那年冬天,他在给李济、傅斯年的信中写道“终日苦昏眩而服药亦难见效,若忽然全瞽,岂不太苦,则生不如死矣。”后来陈寅恪赴英国手术,但最终依然双目失明。在此后十余年里,有一位名叫黄萱的助手充当了陈寅恪的眼睛,让陈老得以在眼盲后依旧写出了近百万字的著述。冯友兰先生曾由衷赞道:“静安先生、寅恪先生即当代文化上之夷齐也。”

    我国的刘禹锡、白居易、苏东坡,还有外国的荷马、弥尔顿、海伦·凯勒……患过眼疾的文人可谓数不胜数。文人感觉敏锐,对于眼病带来的痛苦,自然比常人体验得更细腻,但他们并未被眼疾打败,而是愈挫愈勇,甚至在看不清和看不见之后,精力更加集中,让灵感得以迸发,反而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中得以更进一步,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