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周围神经疾病 > 三叉神经痛
编号:27357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有了新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4日 医药卫生报 2020.06.04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有了新方法

    本报讯 (记者常 娟)6月3日,罹患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一年半的魏女士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出院。半个月前,该院疼痛科为其实施了(第三支)电刺激疗法,即经皮穿刺卵圆孔入路植入电极。这种入路方式目前在省内是第一次开展,填补了省内一项技术空白。

    “右半边脸疼,每天疼十几次,每次几十分钟,吃饭、咽口水都疼,光想去撞墙,滋味特别不好受。”当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疼痛科病房,说起自己的病情,62岁的魏女士湿了眼眶,“现在感觉比之前好了很多,没那么疼了,每天疼的次数也少了,今天就可以出院了”。

    魏女士家住许昌,2019年年初发现脸部偶尔出现针扎样、烧灼感疼痛,每天发作一两次,每次疼痛数十秒;后来发展到每天疼痛数十次,每次几十分钟。后来家人带她到当地市级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在当地医院治疗了半个月,魏女士的带状疱疹消除了,但疼痛却始终存在。后来,她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疼痛科就诊。

    结合魏女士的症状及影像检查资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疼痛科主任樊肖冲判定魏女士患的是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这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患者通常有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周期性剧烈性疼痛,在疼痛学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考虑到魏女士来就诊前,已经采用过神经阻滞、B超引导下眶上神经射频调节等疗法,但依旧未能缓解病痛,樊肖冲决定采用脊髓电刺激疗法给魏女士做治疗,即在DSA(血管减影造影)引导下把一根直径1.3毫米的电极导丝,通过右面部口角外侧植入颅底卵圆孔,再通过放电对三叉神经(第三支)进行“理疗”,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这不是一个容易的手术,颅底卵圆孔周围遍布破裂孔、棘孔,导丝穿入时要注意不能扎到口腔,不能穿破脑膜,樊肖冲和主治医师黄琛、王涛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手术。术后,魏女士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疼痛评分也由原来的10分降到3分。

    两周后(6月2日),魏女士每天的疼痛次数由原来的每天十几次减少到每天一两次,疼痛时长也明显缩短,樊肖冲为魏女士取出了电极。6月3日,魏女士出院。

    据黄琛介绍,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及三叉神经分支引起的,是带状疱疹的主要并发症,也是一种非典型性面部神经痛,好发于老年人。其治疗方法很多,但无针对性的特效疗法。脊髓电刺激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先进疗法,在常规治疗无效,药物无法控制的背部手术后顽固性腰腿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方面尤其有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