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3.03.18
编号:42147
肝吸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18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3.18
     □夏万宝 黄路遥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与寄生虫的数量及患者的机能状态有关。轻度感染时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或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等症状。对于肝吸虫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十分重要。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比如头晕、贫血、黄疸、胃痛、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四肢无力、肝区隐痛等常见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检验: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血沉增快,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增高等,这些检测结果可为肝吸虫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检查、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患者肝内胆管壁回声发生改变、肝脏肿大、肝脏囊性变形、胆管扩张、胆囊壁增厚、胆管结石、局部有钙化点等。

    细胞学检查:可在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胆汁中查到肝吸虫的虫卵,也可在对患者进行胆汁引流治疗时查到肝吸虫成虫。综合以上临床表现、检验结果、影像学及细胞学等检查结果,可对肝吸虫病进行准确诊断。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肝吸虫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除去病因,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吡喹酮、阿苯达唑、六氯对二甲苯等。但有些患者对这些药物有耐药性,在使用药物治疗前需要咨询医生,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当合并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炎、胆结石时,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根据病灶的性质,从保护胆囊的角度出发,尽量保留病灶周围的健康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胆囊的损伤。

    营养治疗: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及数量,增强营养,纠正贫血,特别是出现肝硬化的患者,要进行保护肝脏的治疗等。

    如何预防

    控制传染源: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治疗患者及病畜,以控制或消灭传染源。在流行区域,应有计划驱虫,定期检查粪便常规,发现异常后及时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及水源管理,防止人、猪、犬等的粪便污染水源,不用未经处理的新鲜粪便施肥,不随地大小便。

    保护易感染人群:开展卫生宣教,使群众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传播途径,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切生熟食品的刀、板及洗涤用具、容器等不能混用,不用未经煮熟的鱼、虾喂猫等动物,以免引起感染。

    (作者供职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