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42183
如何预防脑卒中
http://www.100md.com 2023年3月18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3.18
     □时文涛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被诊断为脑卒中,约有165万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负担。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脑卒中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治疗方法和表现症状也不同。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引起脑卒中的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不可预防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出生体重及遗传因素、季节和气候;可预防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颈动脉狭窄、吸烟、饮酒、肥胖、口服避孕药、饮食因素等。

    脑卒中的症状

    1.患者可表现为肢体无力或者麻木,而且常常是一侧肢体的无力和麻木。

    2.语言方面:讲话口齿不清楚或者无法正常讲话,也可能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内容。

    3.面部症状: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口角歪斜等。

    4.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楚、肢体不自主抽动、眼睛看东西模糊等。

    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

    1.控制高血压。有关研究表明,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直接相关。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按时服药,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饮食清淡,少用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咸鱼、腊肉等腌制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

    2.控制血糖。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脑部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发病风险。

    3.控制血脂异常。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和饮食中的脂肪量、胆固醇量有关,甘油三酯的浓度和食物中的脂肪总量及摄入的糖量有关。当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浓度长期超过正常值,可使血液黏稠,形成血栓,损伤血管结构。

    4.戒烟限酒。长期吸烟的人群不管是心肺功能,还是脑血管收缩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使动脉血管的硬化速度加快。少量饮酒能够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长期过度饮酒,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血压升高,降低脑部血流量,容易引发脑卒中。

    5.保持情绪平稳。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很多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情绪波动非常大,情绪波动过大易导致血压急剧升高,伴随其他因素就有可能引发脑卒中。

    6.坚持体育锻炼。强健的体魄是预防各类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及心血管功能,提升血管弹性,同时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有效预防脑卒中。

    7.定期健康体检。对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高危人群来说,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是十分有必要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能够有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增加体检的频率。

    (作者供职于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