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卫生报》 > 2023.04.15
编号:42796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15日 医药卫生报 2023.04.15
     □宋孝政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一部分颅内动脉瘤会通过健康体检被发现,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颅内动脉瘤?是否有危险?下面,我们通过本文来了解一下颅内动脉瘤的相关知识。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多因动脉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血管壁受损和腔内压力增高引起局部异常膨大,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病因

    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病因大概有这几种:1.先天性因素;2.动脉硬化;3.感染;4.创伤。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疾病,如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等也可引发颅内动脉瘤。

    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如果体积较小,且没有破裂,通常不会有明显症状;如果体积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造成脑缺血症状和神经压迫症状,如头痛、头晕、一侧眼睑下垂、半侧脸或肢体麻木等。如果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通常情况比较紧急、严重,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肢体偏瘫,进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此时一定要立即将患者送至医院就诊。该病出血后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诊断

    CT血管造影:可帮助医生初步确定患者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为有创检查,能够更精确、动态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位置等信息。

    治疗

    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特别是出现剧烈的头痛时,应立即到距离最近的、有接诊能力的医院就医。因为本病对医生的从业经验和治疗设备要求较高,如果选择的医疗机构不能满足救治条件,就会延误治疗时机,增加救治难度和风险,更容易发生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颅内动脉瘤的再破裂出血风险,其中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的优点是费用及复发率较低,缺点是创伤较大;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缺点是费用较高。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式。

    颅内动脉瘤颈夹闭术:如果把动脉瘤比作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那么动脉瘤颈就是气球系线的部分,医生通过手术将“气球”充气部分扎紧,不再让“气球”继续充气。该手术的目的是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不让血液进入瘤内避免发生再出血,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继续通畅,以此维持脑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利用特定技术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腔内,再经过微导管将柔软的弹簧圈送入动脉瘤腔内并将其充满,在将“气球”内填满,阻断血流进入动脉瘤内,起到避免再出血作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目前指南中推荐较广的治疗手段。

    总之,颅内动脉瘤很凶险,一旦发现,应立即就诊。

    (作者供职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