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
编号:13621360
活血化瘀法治疗宾州人眩晕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2
     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宾州人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宾州本地眩晕病患者,分为两组:一.治疗组:按照证型分为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以活血化瘀为主治法再按证型辨证论治为治疗组。二、仅按证型论治为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2周,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各口服一次。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眩晕病及证型的中医诊断及治疗2周后眩晕、刺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36例患者眩晕的治疗有效率80%以上,刺痛症状有效率100%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宾州人眩晕效果较明显,活血化瘀法治疗宾州及严寒地区眩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活血化瘀;宾州地区;眩晕

    1.眩晕的中医理论发展

    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为“眩冒”、“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属肝病,与外邪、髓海不足、气血亏虚、瘀血等多种因素有关。汉代的张仲景有“眩”、“目眩”、“头眩”、“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等描述。认为痰饮是眩晕的发病原因之一,并且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等治疗痰饮性眩晕。后世在“无痰不作眩”的理论基础上延伸发展,元代的朱丹溪于《丹溪心法·头眩》提倡痰火致眩学说,提出“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及“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的名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