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6
编号:13617379
人体头部断层解剖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6
     三、讨论

    (一)固定包埋

    冷冻固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标本在包埋及切削过程中发生挤压变形。逐层包埋逐层冷冻的方式,可以分散包埋剂在冷冻过程中对标本的挤压力,减少标本变形。

    (二)切锯线的确定

    作为临床影像学基础的断层解剖,其断面应尽量与临床所需保持一致,切锯线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锯切面的准确性,通常以体表骨性标志划出切锯线。

    (三)锯条的选择

    锯齿过大,锯路过宽,则标本断面会出现切锯纹路,会造成标本切锯面不平整,而且损耗也较大,可能造成某些重要部位的细小结构丧失。为了保持标本锯面平整,层片厚薄均匀,应选用锯齿小、锯路窄的薄锯条,从而减少锯路损耗,降低局部结构的失真度。锯条要经常锉,以保持锯齿锐利。最好要有备用锯条。切锯前应仔细调整锯条的张力,如张力过高,易至锯条毁损,张力过低,锯条摆动度较大,容易导致切面不平或层内厚薄不均[1]。

    (四)切锯

    切锯是断层标本制作的中心环节,对切锯的掌握水平直接决定标本质量的高低。因此切锯前应先调试机器,用已冰冻好的废肢体或厚木块试锯。观察锯条的松紧程度,锯齿锐利与否及锯耗的大小,调整好挡板与锯条的间距并固定。尸头上锯后调整尸头与锯条的位置,确保尸头与锯条垂直并对准切锯线,依照画出的切锯线切锯标本,切锯中的推进力应相对均恒以保持标本匀速前进,可保证据出的断层标本厚薄一致。随时观测标本各部厚度和对称性,一旦出现误差就及时调整。切锯头颅,要适当调高张力,保持切锯质量。通过改进的方法制作的人体头颅断层解剖学标本,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定位准确,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和临床的需要[8]。

    参考文献:

    [1]刘树伟.断层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程昊,王玉林,周波,贾宝山.人体头部断层解剖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J].医学信息,2015,11(11):248-249.

    [3]张天飞.人体断层解剖标本制作技术[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23(8):991—992.

    [4]漆光平、姜平、徐焕俐.人体断层标本制作法[J].湖南醫科大学学报,2013,24(2):28-31.

    [5]文小舟、杨科球、漆光平等.断层影像解剖标本盒的制作技术[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11(2):157.

    [6]王政,王宏宇,尹群生等.断层标本的制作与封片装机[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6):174.

    [7]王震寰,秦登友,赵莉等.人体断面解剖标本制作法[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6):173.

    [8]余汇洋,郭光金.研究生腹部断层解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12(1):65., 百拇医药(决利利 张伟利)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