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6
编号:13617870
心理干预在化疗病人化疗后减少不良反应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6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4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0-Ⅰ级118例,Ⅱ级21例,Ⅲ级11例,Ⅳ级0例,对照组0-Ⅰ级70例,Ⅱ级45例,Ⅲ级34例,Ⅳ级1例;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和消除,从而提高其化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肿瘤化疗;恶心;呕吐

    引言

    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是一种常见现象,主要是由化学药物反应所致。本院尝试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缓解和改善症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本院进行化疗的4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初次进行化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8.4±8.9)岁;肺癌患者30例,肝癌患者20例,食管癌患者10例,肠癌患者19例,乳腺癌患者11例。观察组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7.3±10.2)岁;肺癌患者40例,肝癌患者39例,食管癌患者32例,肠癌患者22例,乳腺癌患者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恶性肿瘤化疗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向患者介绍化疗时所用的药物、治疗方案、效果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1)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和帮助,从而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关心和真诚,也可适当向患者介绍其病情的变化情况,以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使患者在接受化疗时拥有良好的心态。②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可采取行为放松疗法进行护理,即使患者在柔和音乐的作用下,深呼吸或者闭目养神并使全身肌肉进行放松,可使患者在化疗期间产生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和消除;与此同时,还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如询问患者的爱好、特长等,并认真聆听,有助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使患者的不良反應症状得到缓解。③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前,在给予安慰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并指压内关、合谷穴等以使其症状得意缓解和好转。④转移注意力:化疗期间多深入病房,多到床边陪伴病人,增加沟通交流,与病人进行轻松聊天,了解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的“症结”,针对不同病人的个性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病人认知并改变消极歪曲、错误的思维;对于无法改变的症状如疼痛、恶心等,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设法转移其注意力,谈其感兴趣的话题或讲笑话,以挖掘病人的愉快情绪。(2)建立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癌症病人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癌症病人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对促进康复非常有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帮助是减轻病人身心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做好病人家属、单位领导及同事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关心必不可少。密切观察病人和家属在疾病变化期间言语、情绪、思维与行为变化,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治疗措施,给病人和家属以安慰、关心及鼓励;尽可能让家属多陪伴病人,鼓励亲友多探视,以减轻病人焦虑情绪,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WTO标准将患者恶心呕吐的分级作为其疗效判定标准,主要有四级,分别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0级:无恶心、呕吐现象;Ⅰ级:恶心、呕吐现象较轻,不会对日常的工作、生活等产生影响,恶心、呕吐次数大概为1-2次/d;Ⅱ级:存在恶心、呕吐症状,并且会对日常工作生活和饮食等产生轻微影响,呕吐次数大致为3-5次/d;Ⅲ级:恶心呕吐症状较严重,需要进行治疗,每日呕吐次数5-7次;Ⅳ级:恶心较严重,呕吐难以控制,病情较严重。在这些分级标准中0-Ⅰ级为正常,其次随着等级的增加,恶心、呕吐程度逐渐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化疗后第5天,评定患者恶心、呕吐情况。观察组0-Ⅰ级118例,Ⅱ级21例,Ⅲ级11例,Ⅳ级0例,对照组0-Ⅰ级70例,Ⅱ级45例,Ⅲ级34例,Ⅳ级1例;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肿瘤是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带来威胁的病症,主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其中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式,虽然通过化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但是该化疗方式需要反复进行,且化学药物反应会对胃肠道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恶心、呕吐等反应,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其自身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联系。有研究表明,临床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化疗患者的焦虑状况,明显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选择性心理干预对化疗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基于此原因,本院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和消除,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化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其化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理想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尧伟,袁艺.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2012,9(10):311-312.

    [2]潘红卫.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理护理对减轻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2012,6(1):210-211.

    [3]李丽.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不良反应的影响.2014.

    [4]王雪. 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2013.

    [5]杜拉拉. 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2011.

    [6]艾莎莎.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拒绝化疗患者的影响.2016., 百拇医药(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