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 > 脑瘫
编号:13615672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发育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8
     摘要:目的 探索引导式教育对脑瘫(Cerebral palsy,CP)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脑瘫的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引导式教育,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发育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GMFM分数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MFM分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对比Gesell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esell发育商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式教育有利于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患儿日常行为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患儿发育,对患儿的康复治疗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发育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指从受孕至婴儿期发育缺陷和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1]。脑瘫治疗方式多样,但大多费用昂贵,且缺乏专业康复师,因而新型治疗方式的探索极为重要[2]。引导式教育以培养患儿的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患儿治疗主动性,利于改善患儿病情[3]。为探索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发育的影响,本院结合常规康复和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脑瘫的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2-6岁,平均(3.9±1.2)岁;手足徐动型5例,综合型9例,痉挛型19例;其中轻度脑瘫11例,中度脑瘫13例,重度脑瘫9例。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7岁,平均(4.9±1.7)岁;手足徐动型7例,综合型11例,痉挛型15例;其中轻度脑瘫13例,中度脑瘫13例,重度脑瘫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推拿、运动疗法、水疗、作业疗法等,1次/d,5次/w,连续进行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引导式教育,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组,每组9-13例,由经验丰富的教育师为其制定课程并进行教育,每次上课时间约为40min,1次/d。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训练:如词语的发音、口型及单词拼写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拿筷子、端碗、穿衣服袜子、洗手等;社交能力訓练:设计游戏引导患儿彼此交流合作,此外还可为患儿安排音乐训练,比如听音乐,鼓励患儿跟唱,引导患儿打节拍。课程内容需进行6个月。

    1.3 评价指标 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4]进行评估,量表由爬与跪、坐位、仰卧与翻身、走跑跳、立位5个部分组成,每项4分:0分,完全不能完成;1分,完成率<10%;2分,部分完成动作,完成率<90%;3分,完成动作100%,用所有项目的原始分数总计作为评估的最终指标。Gesell测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5]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区、应物能区、言语能区、应人能区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MFM分数 两组患儿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MFM分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Gesell发育商 两组患儿干预前对比Gesell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esell发育商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瘫患儿最主要的障碍,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有效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而引导式教育通过系统的教育体系和方式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不断激发患儿学习欲望[6]。引导式教育将认知、语言、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结合起来,有效促进患儿心智发育和社交能力。相关研究表明,短期的引导式教育能有促进运动协调,长期的引导教育可提升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7-8]。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干预后,对照组GMFM分数明显低于观察组,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个人身体协调能力得到改善,原因在于引导式教育通过节奏性训练,教育儿童认知空间、时间、形体等理念,训练患儿注意力、行动力和辨识力,促进患儿日常行为能力和个人身体调节。干预后观察组Gesell发育商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患儿的Gesell发育商得到改善,且效果优于传统的康复模式。原因在于引导式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容易被患儿接受。包含的体能训练、语言认知、日常生活训练等模块使得患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发展。此外,常规康复训练的被动性限制了患儿的发挥,而引导式教育能充分调动患儿的主动参性,而患儿的主动参与可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因而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综上所述,引导式教育有利于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患儿日常行为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患儿发育,对患儿的康复治疗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齐玲,王婧,张红菱.脑瘫患儿生命质量干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7,38(4):77-79.

    [2]冉敏.血清NSE水平与脑瘫患儿智能发育的相关性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1):80-82,86.

    [3]倪俊伟,李彦章,康晓东.脑瘫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心理弹性、自尊的相关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1):92-96.

    [4]袁俊英,朱登纳,孙二亮,等.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和Gesell发育测试结果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0):761-764.

    [5]林波,刘合建,王学敏,等.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5):423-425.

    [6]王丹,钟清玲.脑瘫患儿家庭远程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474-1478.

    [7]刘冬芝.MOTO-med训练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7):18-20.

    [8]陈婷婷,王振芳,游石琼,等.双手-臂强化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0):749-751., 百拇医药(严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炎和脑病 > 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