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前沿》 > 201710
编号:13613880
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的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健康前沿》 20171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期间行血常规检查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其中,一组患者采用末梢血采血方式,即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静脉血采血方式,即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予以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RBC、MCV、MCHC、Hb、PLT、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WBC、MCH指标低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静脉血均作为血常规监测的首选方案,相对而言,静脉血采血方式结果准确性相对较高,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末梢血;静脉血;采血方法

    血常规作为生化检查的基础项目,通过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及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反映机体健康水平,以此起到疾病诊断的目的。目前,静脉血、末梢血属于常见采血方式,前者具有准确度高、参高价值高的特点,后者以采血环节痛苦低的优势,在血常规采血中得以广泛应用[1]。对此,将本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期間行血常规检查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本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期间行血常规检查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为38:32,年龄区间均在25-62岁,年龄中位数为(43.28±12.37)岁。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为35:35,年龄区间在23-60岁,年龄中位数为(42.97±13.03)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仪器试剂:EDTA-K2真空抗凝管、XS-800i血液分析仪、配套试剂及溶液。

    140例患者均在上午7:00时实施空腹血液采集工作,即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血采血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静脉血采血方式。前者应以采集点消毒处理为基准,实施穿刺取血操作;后者应以止血带辅助压迫血管的方式,对患者静脉血予以采集。同时,血样应在采集后120min内开展血液分析工作,涉及8项指标,即RBC(红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HCT(红细胞比容)、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Hb(血红蛋白)、MCV(平均红细胞比容)、PLT(血小板)、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

    1.3 观察指标

    RBC正常范围在3.5-5.5×1012/L;WBC正常范围在4.0-10.0×1012/L;MCV正常范围在80-97fl;MCHC正常范围在300-360g/L;Hb正常范围在120-160g/L;PLT正常范围在100-300×109/L;HCT正常范围在40-48%;MCH正常范围在26.5-33.5pg[3]。若超于此范围,则证明受检者存在某种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本研究数据加以分析处理,血常规检查指标等计量资料选择 表示,组间数据行t检验。P<0.05时,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RBC、MCV、MCHC、Hb、PLT、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WBC、MCH指标低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血常规(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作为血液检验常见方式,利用液体、有形细胞血液构成的特点,完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的检测,以此按照细胞数量、形态间的差异变化,对患者疾病予以鉴别。经检查结果显示,若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则患者表现为贫血、出血等症状,若高于正常值,则可能存在脱水、严重烧伤和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多以脾功能障碍、原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高于正常值,则为炎症、感染和慢性败血症;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则说明患者存在病毒感染和造血功能障碍等危象,高于正常值,多为中毒、白血病和炎性感染等症。由此可见,血常规检查工作的开展,对疾病早期诊疗存在重要意义[4]。

    现阶段,末梢血和静脉血均属于血常规检查中常见采血方法。首先,末梢血采血。作为传统血样采集手段,将耳垂和指端作为主要采血点,患者痛感相对较轻,具有采集量少、顺应性高的特点。但是,由于末梢血主要由毛细血管血、细胞内液和动静脉血、组织间液构成,难以对循环血液予以全面反映。同时,采血前需借助棉球的运用,对采血部位予以消毒,但细小棉纤维往往是引起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不仅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还会导致仪器设备损坏[5]。其次,静脉血采血。将肘部前静脉作为主要采血部位,由于血液内含有过多的二氧化碳,血液颜色呈现暗红色,若血样颜色为鲜红色,则为动脉血,需立即施以相应的处理,预防患者出血过多,引起各类并发症。同时,静脉血可对患者血循环状态予以客观、真实反映。且该类采血方式,血样取量约为0.6-1.0ml,显著高于末梢血取量,CT检查呈现放射性特点,需对造影剂进行注入,是人体受到不一定危害,最终影响椎间盘游离诊断效果。MRI扫描往往会花费较长时间,但却可以对图像进行全方位观察,除了可以对椎间盘突出和脱出进行准确反映之外,还能使其椎间盘呈现真空像,以便于对游离椎间盘进行详细观察[6]。

    根据本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诊断率95.8%,对照组诊断率81.2%(P<0.05);实验组硬膜囊受压检出率92.8%,椎间盘变形检出率83.3%,椎间盘积气检出率50%,钙化诊出率40%,对照组硬膜囊受压检出率57.1%,椎间盘变形检出率33.3%,椎间盘积气检出率91.6%,钙化诊出率90%,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MRI检查,其诊断率相对较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按照患者临床症状,对MRI和CT检查进行灵活应用,以实现诊断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忠伟.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25-27.

    [2]刘永,滕云.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734-1736.

    [3]王忠明,杨宏涛.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0):2055-2057.

    [4]王俊琴,陈明安,张海燕.MRI与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7):1343-1345.

    [5]白洁,祁佩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影像与MRI影像的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0):4064-4065.

    [6]杨文兵,孟连英.腰椎间盘突出症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75-76., http://www.100md.com(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