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
编号:13594448
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健康前沿》 20187
     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枕颌布托牵引加针灸理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针灸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颌布托牵引加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种治疗方法用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灸理疗;颈椎病;枕颌布托牵引

    颈椎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尤其是年轻患者日益增多,其發病因素多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医治疗颈椎病多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中医则多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并不接受手术治疗,且不耐受,而中医治疗成为当下颈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1]。单一方法治好颈椎病效果并不理想,相关报道显示,枕颌布托牵引加针灸理疗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因此,本文探究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现将探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6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平均为(45.68±3.25)岁,患者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4.67±0.48);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在29-71岁之间,平均为(46.54±3.74)岁,患者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4.43±0.52)年;两组上述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针灸法进行治疗,选取合谷穴、风府穴、肩井穴、天宗穴、曲池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等穴位,上述穴位行针应遵循提插捻转手法,手法为平补平泻,风池穴、夹脊穴、绝骨穴应将补写作为主要针刺手法,针灸时间为30min。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推拿方法进行治疗,推拿的力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推拿,并将揉、按、拨等手法进行变换、结合,先使患者的颈部处于放松的状态,随后用双手掌根部将患者的枕骨粗隆以及下颌托住,并逐渐使用提拉的动作。牵引治疗,患者的首次牵引的力度应控制在3kg以内,并根据患者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重量,同样牵引的重量应控制为30min,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候积分。

    1.4 疗效评价标准

    存在患者颈背疼痛、手指麻木、头晕以及下肢乏力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将其分值定位0-5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该病。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104例颈椎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症候积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治疗有效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颈椎病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性颈椎炎、颈神经综合症、颈椎间盘突出症等,另外,颈椎退行性病变也是临床中常见的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头晕、下肢麻木等临床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中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很多患者不符合手术适应症,因此,当下临床中主要采用中医治方法治疗颈椎病,且治疗效果良好[2-3]。

    中医将颈椎病归为“颈肩痛”范畴,此病多为气血、经络不通所致,因此,中医治疗过程中,应将疏经通络、补气、养血作为主要治疗原则。针灸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促进局部微循环,加快血液流速,最终使患者患者头痛、下肢麻木等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改善[4]。采用单一方法治疗颈椎病效果并不理想,应与推拿等方式联合应用,能够使加快血液循环,使患者颈部肌肉得到放松,具有活血祛瘀的目的,通过推拿等方法能够使针灸达到最佳效果。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牵引治疗能够,牵引主要是利用人体本身的重量,作为反牵引力,使作用力直接作用于患者颈椎部,能够减轻患者颈部负荷,并增加颈部供血量,使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从本文探究中可以了解到,实验组患者的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具有良好临床的效果;实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该种治疗方式具有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枕颌布托牵引加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颈背疼痛、手指麻木、头晕以及下肢乏力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种治疗方法用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燕.探究分析针灸理疗联合牵引治疗对于颈椎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6(16):57-58.

    [2]王惠.针灸理疗治疗104例颈椎病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50-51.

    [3]李娟,郑海燕.针灸、理疗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4):170.

    [4]杨再伟.针灸理疗在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25(2):129-130.

    [5]张志坚.针灸理疗联合颈椎牵引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42-42., 百拇医药(吉东)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