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557404
手术伤痛无需忍受 突破传统医患共赢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2日 新民晚报 2017.07.02
    

    过去,大型外科手术术前的禁食、灌肠以及术后的疼痛都是不可避免的,术后长期卧床静养也被认为是有利于恢复的;其实,这种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患者而言,不仅增加机体应激反应,还不利于术后恢复。如今,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这些令人痛苦又不利于早期康复的传统的围手术期措施,逐渐被改良、突破或颠覆,而患者能尽早恢复如常。

    规范疼痛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于上世纪90年代由丹麦专家首先提出,2005年进入中国,是一种围手术期处理流程的创新概念,指通过全面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方法,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最终实现外科手术疼痛少、风险低,治愈病人并康复提速。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ERAS学术会议上,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表示,麻醉科的看家本领是“麻得过去,醒得过来”。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还需减轻患者的病痛。广义上的疼痛分为术后急性疼痛、癌痛、急性疼痛引起的慢性疼痛,由骨科、神经内外科、理疗科和麻醉科等组成的临床团队针对的是顽固性的慢性疼痛。狭义上,主要是围手术期的镇痛与止痛。
, 百拇医药
    传统的麻醉科镇痛主要是肌肉注射吗啡或杜冷丁,之后又发展为镇痛泵自控镇痛。手术期镇痛往往交予麻醉科处理,事实上镇痛由多学科、跨专业、多模式协同才能做好。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患者需求的多样化,围手术期镇痛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十二年间,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国内创建和推广,为的是让病人术后副作用更少,康复更快更舒适。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药物使用更合理更有效更安全,医生会酌情减少阿片类药物的运用,尽量使用对人体副作用比较小的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术中对神经干的冷冻或病灶周围阻滞等;术前一天不能进食喝水调整为术前2小时喝些水,既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烦躁,机体又能摆脱缺水状态,麻醉中血压平稳,不需要大量输液,组织不会产生水肿,术后恢复亦令人满意。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不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追求医药成本收效性价比最优化。

    提速术后康复

    同一个手术,医患双方的关注点是有差异的,医生比较注重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患者则更在意切口大不大、手术痛不痛。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与南京总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李宁教授指出,如今外科界不仅专注手术是否干得漂亮,更多的关心患者的手术体验,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和创伤。腔镜的发展让外科镇痛发生质的飞跃,从三孔到双孔直至单孔,乃至仅利用人体天然孔道实现无切口,传统开放手术带来的切口问题基本上获得妥善处理。
, http://www.100md.com
    但是疼痛仍未达到满意地解决,手术后疼痛是一种不良刺激,容易引起病人各种不适反应和代谢改变。如今的止痛方法和手段已经多样化而且日益成熟了,但是如果缺乏多学科的合作,很难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

    每种疾病的疼痛各有特点。发生在骨科的疼痛主要是术后功能锻炼的疼痛和切口痛。骨科镇痛的主要目标是不让患者一想到锻炼因为怕痛而畏惧,不让切口痛干扰正常睡眠。推广加速康复外科后,有报道称,80多岁高龄病人置换人工髋关节可缩减至术后48小时出院,出院时患者能动能走,疼痛已得到缓解。在消化外科,有些创伤不大的手术依据加速康复外科模式,术后早期活动由术后三天调整为术后当天就鼓励病人起床活动。活动能力的尽早恢复是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的最佳途径。有统计数据显示,就常规模式的患者和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的患者相比,加速康复外科可降低并发症发作风险47%,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开放手术平均住院天数减少4天,腔镜手术平均住院天数减少2天,达芬奇手术平均住院天数减少1天。 本报记者 潘嘉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