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肠癌 > 大肠癌
编号:13355023
七成大肠癌确诊时已是晚期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29日 保健时报 第1149期
     《中国大肠癌流行病学及其预防和筛查白皮书》发布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15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记载,中国40~74 岁的人群中,大约有1.2 亿人属于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其中至少有600 万人患肠癌或者是早期癌前病变,2015年中国每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肠癌。

    近日,由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以“科技的力量-共赢互联网+早癌筛查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西湖对弈癌症早期筛查与防治跨界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上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肠癌流行病学及其预防和筛查白皮书》。

    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

    据白皮书显示,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五位,居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来看,40~45 岁以后发病上升迅速,在75~80岁达到高峰。
, http://www.100md.com
    白皮书指出,虽然大肠癌是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有些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我国刚好相反,大肠癌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水平。大肠癌是非常明确的有预防和筛查效果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但目前我国临床上大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10%,60%~70%的大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Ⅱ期或晚期。

    无症状是大肠癌的隐身衣,早期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便血症状又与痔疮有些相似,很容易被忽略,加上传统肠镜检查准备繁琐、侵入性强,人们往往对此感到恐惧,这使得中国无症状人群的肠镜检测率低于1%。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患者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癌关系密切

    据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介绍,目前掌握的大肠癌致病因素主要有这些:第一,双高饮食(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素的饮食。第二,肥胖。这两个因素是主要因素。第三,遗传因素。此外,还有吸烟、环境污染等致病因素。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细菌失调也会增加人们患上大肠癌的风险。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数以亿计的细菌聚集在人体内,其中超过90%的微生物生活在肠道里,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多种疾病。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检测是肠癌多维度检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和抑制结肠癌的生长恶化。如果发现胃肠不适的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测排查,不要因为大意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基因检测早5年发现肠癌

    赵平介绍,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较长,从增生性病变到腺瘤、癌变、临床期癌以致晚期肿瘤是一个10 年以上的过程,因此给了我们预防的机会。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预防大肠癌的最主要方法。早期诊断从癌上来讲90%都可以治愈,标准是治疗以后5 年没有复发、没有转移。建议40 岁以上男性、35 岁以上女性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筛查,中低危人群2~3年做一次即可。
, http://www.100md.com
    目前较多采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大便隐血、乙结肠镜、纤维结肠镜、CT-MRI 模拟肠镜、粪便DNA 检测。“传统的肠镜检查前需空腹1~2 天服泻药作肠道准备,痛苦且不方便,还影响工作,作为大肠癌的初筛,人群接受率很差且成本较高。”赵平说。

    近年来一种既高效又便捷的大肠癌筛查方式——粪便DNA 基因检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种方法主要是从粪便中进行肠癌脱落细胞中变异基因的检测,对早期大肠癌癌变筛查非常有优势。患者只需要提供粪便作为检测样本,通过分析粪便中的遗传物质(粪便DNA),即可以检测出直径1 厘米以上进展期腺瘤和肠癌病灶,及时发现早期肠癌基因突变。

    粪便DNA 基因检测技术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检出率高等优点,比医院确诊早5 年发现肠癌,为不愿做肠镜的人提供了一种高效、简易的方法,能够防癌于未然。, 百拇医药(记者 董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