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3.10.18
编号:798
什么样才是好医生(热闹话题)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8日 生命时报 2013.10.18
     弘扬大医精神 抵制不正之风

    最大的医德就是爱病人 冷漠比疾病本身更伤人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白衣天使……人们从不吝惜对救死扶伤者的赞美。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却变得异常复杂。吃回扣、索红包、开大处方……部分医务人员违背医德、违反职业操守的做法,不仅让医患纠纷愈演愈烈,也让患者寒心。到底什么样才是好医生?几位专家讲述了他们的观点。

    60位医生树“大医”典范

    当前,医疗环境复杂。一方面,医德沦陷、商业贿赂等个案频发,患者痛心;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屡屡被打,医者寒心。矛盾交织中,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在这一背景下,到底什么样的才是好医生,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表示,伴随着当前社会的复杂变化,医疗环境不甚理想,医疗界的“PM2.5污染指数”也在攀升。这段时间以来,医生收取药企回扣的事件频频被曝光,加上过度医疗、医生冷漠等由来已久的问题,“老百姓对医疗界的意见很大”。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中国医师协会的关注,他们由此发起了一项“寻找大医精神”的活动,希望树立优秀典型,努力澄清医疗界的环境。
, http://www.100md.com
    9月23日,在中国医师协会和《医师报》社主办的“弘扬大医精神,抵制不正之风”高峰论坛上,官员、院士、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何谓“大医”,何谓“好医生”。60位医者脱颖而出,成为“大医精神”的代表。他们中有的是院士,如肝脏外科主要创始人吴孟超、真话代名词钟南山等;有的是扎根于某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如一生防控高血压的刘力生教授等;有的是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医生,如行走在深山的残疾女大夫周月华,但“对患者有大爱、对职业有敬重、对生命有敬畏、对社会有贡献”是其共同特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决定医生是否能够被称为‘大医’的,不仅是医术,还包括其职业精神。专业水平和经验多寡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医德医风才是医者之所以为医者,医学之所以为医学的基础。”

    什么样才是好医生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与吴孟超、黎介寿、凌锋等专家,就“大医精神”进行演讲,探讨一名好医生应具备的六大素质。
, 百拇医药
    严格遵守底线的自律。在崔丽看来,医德有两个层面,一是要守住底线。医生要不折不扣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制度和执业规范。最近的葛兰素史克行贿事件、“第一口奶”事件等,都是违背了底线的。第二个层面是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待病人如亲人的大爱。“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把病人当亲人看,这是我从医70年来恪守的医道。”吴孟超院士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院士也表示,他始终坚信最大的医德就是爱病人。他常告诫学生,冷漠对患者的伤害,有时比病情本身更具杀伤力。

    让病人少花钱的仁心。今年92岁的吴孟超院士仍在为患者做手术,每次他都会为患者选用便宜、有效的药,用的引流管只需1块钱,而市场上卖的双套管要30元。他说,医院发展要钱,但不能只盯着病人的口袋,要靠多看门诊,多做手术,靠我们的双手和头脑来发展医院。

    一日三省的人文关怀。“我们今天的医疗条件好过历史上的任何时候,但是医患矛盾在不断加重,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不断下降,医生的尊严和荣誉在动摇,这是为什么?”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凌锋认为,问题就出在人文缺失上,医生要发大善之愿,怀大爱之心,用“你的命有多重,病人的命就有多重”来一日三省。
, http://www.100md.com
    解决患者病痛的信念。黎介寿从医64年,研究腹腔感染50多年,治疗过上万个曾因腹部手术或创伤导致后遗症的患者。他认为,要成为一名好医生,一定要有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信念。他坚信,汗水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人,医术也会在坚守和创新中得以提高。

    学无止境的求知精神。医学无止境。黎介寿说,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作为医生,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即便到现在,他仍常有来不及学习的紧迫感。

    破除“以药补医”是保障

    一直以来,医疗界都流传着“医生成了制度替罪羊”的说法。确实,一个坏的制度会让好人变坏,一个好的制度能让坏人不敢作恶。

    陈竺副委员长说,只有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医生才可能通过劳动获得合法且有尊严的收入,才能使医务人员将全部精力放在事业上,也才能真正从制度上建立、维护、发展医德医风。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是维护“大医精神”的制度保障。此外,政府还要努力加大投入和医保补偿力度。

    张雁灵会长强调了自律和他律的重要性。他说,自律、他律这两条线如同两条高压线,但有时不带电,所以有人敢触碰。我们希望通过“黑名单”制度、“寻找大医精神”等活动,让这两条线都通上电,以此来纯洁医疗队伍。▲, 百拇医药(江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