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3.11.26
编号:4281
“我从哪里来”(性启蒙)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3.11.26
“我从哪里来”(性启蒙)

     “我是从哪里来的?”对多数父母而言,这是一个颇具考验的问题。父母既要用形象的方式回应孩子的疑问,又要切实合理,不至于搪塞,或对他们产生误导。提醒各位父母,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提问的心理动机。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程度的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于“我从哪里来?”这个提问所想要了解的内容或许截然不同。

    或许孩子观察了黄豆发芽的过程觉得很神奇,当他问妈妈“我是怎么来的?”时,其实是想知道“我会发芽吗?”或许孩子读了小动物找妈妈的故事后,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是想知道“我是谁?我跟爸爸、妈妈有什么关系?”或许孩子听说自己最好朋友的老家在山东,当他问“我从哪里来?”时,只不过想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儿。

    了解孩子提问的心理动机后,再回答问题就不难了。比如孩子关心自己会不会发芽,就可以告诉他:“宝宝小时候,很小很小,就是一点点发芽长大的,而且现在宝宝也在不断地发芽成长。只不过,黄豆发芽、长大比较容易看到,宝宝发芽长大不容易用眼睛看到。”当孩子真正对自身感到好奇时,父母更好的回答方式是:“爸爸妈妈很相爱,当我们想要一个小宝宝时就创造了你,你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谢谢你,宝贝!”

    当然,由于年龄和认知程度不同,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的解释是不同的。父母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比喻,为3岁的孩子描述生命的产生过程,但七八岁的孩子可能对“精子是怎么进到妈妈肚子里的”更关心,需要父母提供更直接和更科学的回答。

    父母若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或者不好意思很直白地为孩子解释生命的由来,可以借助绘本帮忙。向父母推荐两本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小威向前冲》和《小鸡鸡的故事》。▲, 百拇医药(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性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