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1.23
编号:13072
“钉子户”被感动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23日 生命时报 2015.01.23
     清朝年间,邺城县令陈德义奉旨修堤防洪。他不敢怠慢,整天带领手下在堤边劝说教育,还贴出悬赏公告,鼓励堤岸附近的百姓搬家。百姓们饱受水患侵袭,大都自觉搬了家,唯独有户名叫唐俊的,非留在原处不搬,认定了要做“钉子户”。

    原来,唐俊家世世代代都在堤边做豆腐,对这里很有感情。可由于他不搬家,整个工程都将受阻。有人建议说:“干脆半夜去强拆,把唐俊家人都赶走得了!”陈德义摇了摇头:“岂能以势压人?除了强拆,兴许还有更好的办法。”

    这时,手下跑来报告说:“修堤工匠忙了一整天,该按什么标准给他们准备饭菜?”陈德义听完,计上心头,他找到厨师交代:“修堤可是苦差事,要让大家都吃好。听说唐俊家的豆腐味道好,还可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你们去多备些吧。”那之后,陈德义天天都让厨师制做各种花样的豆腐,豆腐成了县衙和修堤工匠的必备菜。不仅如此,他还公开宣扬豆腐的好处,让居民都去唐俊家买。这样一来,唐俊每天卖出的豆腐大增,原先的作坊和仓库则不够用了,他不得不想办法另找地方去扩建。

    了解到情况,陈德义主动找上门来:“你要扩建新作坊吗?县衙后面刚好有块空地,你看是否用得着。”唐俊看过了那片空阔的土地,当即感激涕零地说:“您真是个好官,处处都替百姓着想,我可不能再因为自己不愿搬家,而耽误了修堤工程呀!”

    就这样,一桩原本可能导致冲突的棘手事,被巧妙地化解了。面对矛盾和冲突,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采取迂回的办法解决,往往比强攻硬撞更有智慧。▲, 百拇医药(何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