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04.25
编号:22845
越爱越想逃离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7.04.25
     越爱越想逃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语沐心理创始人 尹绍雅

    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建立亲密关系却充满困难和纠结,因为他们越喜欢越想逃离。

    为什么明明喜欢却要逃避呢?这与儿时建立的“依恋类型”有关。依恋类型是指我们儿时与抚养者的相处模式,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焦虑-抗拒型依恋。如果在0~3岁的时候,母亲对婴儿的各种需要,都能及时给予回应和照顾,那么婴儿和母亲的连接就成了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长大后,安全型依恋的人与伴侣亲密相处时会觉得很舒服,不会感觉抗拒,也不会逃离。若母亲对婴儿的需要表现出冷漠和不闻不问,那么婴儿就会慢慢形成回避型依恋关系。这类人在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会觉得很不舒服,难以完全信任、依赖他人,且随着关系越来越亲密,他们会越来越紧张并且想要逃跑。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不是不想爱,而是不能爱。

    而属于焦虑-抗拒型依恋的人,也会越爱越想逃。这些人在儿时很难得到母亲前后一致的照顾,比如他们的母亲可能一天对其呵护备至、关爱有加,双方相处起来亲密无间,另一天就对其不闻不问。由于无法预料母亲的行为,所以这些孩子会变得焦虑和不安。这就导致他们后来在伴侣关系中常常患得患失,渴望更多亲密的同时,又担心失去对方,怕对方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因为没有安全感,他们对亲密关系的要求更苛刻,久而久之,自然会把对方吓跑和逼走。

    无论是回避型依恋还是焦虑-抗拒型依恋,外人对他们都不应过于苛责,因为这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童年缺失的东西,后天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弥补,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反省,建立属于自己的安全感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都是很好的途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