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1.07
编号:24038
卒中管理师,专管脑血管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7日 生命时报 2017.11.07
     卒中管理师,专管脑血管

    只要把预防工作做好,卒中完全可以避免

    受访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 王陇德院士

    本报记者 张 杰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变迁、社会日趋老龄化,卒中已逐渐上升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卒中存活的患者中,约3/4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只要把预防工作做好,卒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六成卒中高危人群没控制好

    控制卒中发病率,关键要控制好危险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生活方式和行为问题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经验表明,对于人的寿命和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占了60%。王陇德强调,从中青年甚至儿童期开始,就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全国25%的成年人有高血压,但很多患者既不注意控制,还喜欢喝酒。殊不知,血压高的人突然大量饮酒,是中风发作的极大危险因素。再比如,我国约1/3的成年人超重,12%的成年人肥胖,6~14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高达20%。研究显示,肥胖儿童成年后罹患慢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10倍。
, 百拇医药
    控制不好危险因素,还会导致卒中再次发作。目前,40岁以上人群中卒中患病率约2%,门诊病人中约40%是复发病人;卒中高危人群中,近60%没有控制好危险因素,复发可能性大。

    卒中管理师管好院后康复

    国际经验证明,查清楚病人的所有危险因素,并将其控制好,就能大大降低复发率。王陇德表示,从国家层面讲,提出“卒中健康管理师”的意义就在于强调管理危险因素,由专人做管理。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在医疗机构中专门设立疾病管理人员,在经过预防知识的培训后与病人接触,讲解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让患者了解自己存在的风险情况,教他们如何控制危险因素。同时,患者出院后继续建立联系,进行随访、追访,了解其病情和治疗方案,让风险在院外、家中都控制好,提高治疗依从性。否则,病人在医院可能疗效不错,也按时吃药,但出院后很容易放松警惕,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卒中健康管理师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经常谈心能降低抑郁风险。
, 百拇医药
    让什么人来从事卒中健康管理?王陇德说:“目前的考量是,希望请40岁以上,有很多临床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护士,经过培训后转化为卒中健康管理师。我们还希望医院和卒中中心建立工作规范,查清患者所有的风险,根据原因控制病症。”比如一个脑出血病人,要查清有无颈动脉狭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卒中健康管理师要在病人出院后,跟踪其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情况。

    管好八大要素,不得中风

    没得卒中的人群要从初筛的8个危险因素入手,提前管理风险。包括血压、血脂、血糖、有无房颤、是否吸烟、体重是否超标、运动是否充足、有无家族史。只要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就属于卒中危险人群。然后,要进一步筛查重点风险,一要了解超声筛查颈动脉情况,因为颈动脉狭窄造成缺血性中风概率在20%~30%,但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根据狭窄程度,再去有针对性地治疗、干预。二要做同型半胱氨酸筛查。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导致血压上升,是诱发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王陇德建议,卒中患者一旦患病,应及早到就近能救治卒中的医疗机构就诊。缺血性中风患者如果能在发病后4个半小时内到达医院,会大大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改善病后生活质量。

    避免二次复发也很重要。患者首先要控制血压。血压忽高忽低是发生卒中最重要的风险,脑血管壁较薄,血压突然升高会在脑血管分叉处鼓起一个小包,也就是血管瘤,就像气球一样,反复吹两三次很容易就破了。如今,使用规范的降压方案,患者每年仅需三四十元就能控制好血压,进而防控近50%的中风风险。其次,改善血脂异常。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可引发心梗、脑梗。再次,控制血糖。糖尿病会导致弥漫性血管病变,好比血管泡在糖水中,会导致血管内膜发生病变。要提醒大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要查,如果只查空腹血糖,会漏掉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第四,控制房颤。心房收缩不规律会产生血栓,治疗房颤关键是抗凝。我国约有800万房颤病人,采取抗凝治疗的只有不到2%,所以很多房颤病人发生中风。最后,改善生活方式。饮食热量过剩、运动少,会导致超重肥胖,进而诱发中风。▲, http://www.100md.com(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