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2.05
编号:23592
为老人做精细的白内障手术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生命时报 2017.12.05
     建患者群,全程精细化管理

    精准化管理的另外两部分是围手术期管理和术后随访。大多数眼病是慢性病,近视、老花、白内障是逐渐影响视力的。患者从了解、熟悉、接受手术,直至手术后恢复,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一周,多则一两年。为了让患者遇到疑问时,能及时找到专家咨询、获取正确答案,吴晓明建立了患者群。他为每一名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基本情况、每次的检查结果,一有空就回答不同患者的问题,堪比量身定制的服务。

    有人问吴晓明:“为一个人忙活这么久,这样做,你累不累?”吴晓明回答说:“为患者做精准手术,我已‘上瘾’!一名患者在术后看得好,我就期待下一例的效果一样好。做喜欢的事儿,不觉得累。”

    身为青岛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吴晓明成功完成了50多例此类手术。这让他想起来自己的父亲,父亲在30多年前患过病毒性角膜炎,现在又被白内障困扰,视力一直不好。

    为自己的父亲做手术

    接父亲从老家山东莱阳到青岛做眼睛手术时,吴晓明的父亲坚持先做一只眼试试,“万一不成功,我还能留着一只眼睛看东西。”父亲做完右眼手术的第二天,站在屋里从窗户向外望去,松柏郁郁葱葱、花朵娇艳欲滴,好多年都没见到如此鲜艳、清晰的景象了。于是,他赶紧预约另一只眼的手术。

    后来,父亲甩掉戴了将近30年的眼镜,看书时的辅助工具放大镜也“下了岗”,由双眼视力不均衡导致的走路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也消失了,看得清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的东西了。吴晓明觉得异常安慰:“爸爸现在的视力比我的还要好。当年,他教我成长;如今,我帮他再次看清世界。”

    其实,老人也曾被一些医院邀请做免费的白内障手术,但是吴晓明拒绝了,理由是“免费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吴晓明表示,一些免费手术确实为很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但受成本所限,能选择的手术方式较少,可能术后视力状况与期望相差甚远。他提醒老人们,术前选择很重要,要从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 (张 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