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08.27
编号:85826
光环效应让人对缺点视而不见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7日 生命时报 2019.08.27
     光环效应让人对缺点视而不见

    判断最忌以偏概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麦舜翩

    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在他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一个故事:他在给大学生批改论文时,刚开始使用的方式是打开一个学生的文件夹,依次批改同一个学生的几篇论文。然而他发现,他对同一个学生的论文评分出奇地相似。如果第一份打了高分,后面的也普遍高分。于是卡尼曼教授采取了第二种做法,先对所有学生同一题目的论文进行轮流批改,再到第二个题目。改变了方法后,卡尼曼发现他对自己的评分没了自信,因为同一学生的论文分数差异很大。显然,第一份论文的好坏,影响了卡尼曼教授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而这,往往是不客观的。

    人们常常以为自己是理性的,通过客观的观察和判断来决定对某一事的态度。但事实上,我们的主观态度会影响客观判断。例如,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你留下好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你对这个人或物其他方面的评价也会倾向于好的。这个现象称为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如追星族,因为喜爱偶像的外貌,于是觉得明星做的每件事都很酷;如果爱上一个人,你会对他的缺点视而不见等。

    光环效应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大脑总是很懒。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大脑会自动形成整体印象,这可以帮助大脑对这个事物的其他特性作出迅速判断,减轻认知负担。二是我们为了维持自信,会倾向于搜集有利于证实自己原有想法的证据。而相反的事实会造成认知冲突,带来抵触甚至痛苦,容易被无意识选择性忽略。

    光环效应有好的一面,它带来了热情和信任。让我们不需要在所有时刻都保持绝对客观理性、斤斤计较。但也要警惕这个效应造成的以偏概全。要意识到我们的认知往往是不全面的,在决策、评价时,尝试着去看到事物不同的方面、听取更多意见,来做出合理的评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