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0.29
编号:82113
战俘请假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9日 生命时报 2019.10.29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一次战斗中,29岁的英国陆军上尉罗伯特·坎贝尔不幸成了德军的俘虏,被关进战俘营。两年后,罗伯特在战俘营突然收到了一封家书,信上说他母亲癌症晚期,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能见他最后一面。罗伯特是个孝子,看完信后心急如焚,他决定给德国皇帝写信,求他让自己回家看望母亲。

    信寄出后,罗伯特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回音。其实,他对德国皇帝的回复并没抱多大希望,因为战争是残酷的,谁会同情一个成了俘虏的敌人呢?可是奇迹发生了,德国皇帝回复了罗伯特,答应了他的请求,只是有一个条件——要他两个星期后回到战俘营。

    罗伯特同意了德国皇帝的条件,终于回到了英国的家乡肯特郡,见到了重病中的母亲。罗伯特陪伴母亲一星期后,要回德国战俘营,亲朋好友纷纷阻拦,他们说:“你被关傻了吧!你都回到祖国了,哪有再去做俘虏的道理?再说,德军也不能拿你怎么样。”可罗伯特说:“是的,我自由了,德军也不能把我怎样。但我不是被释放的,也不是逃出来的,是德国皇帝一念之仁让我探视母亲,我答应他两个星期后回到战俘营,就要信守承诺。”所以,不管亲友们怎样劝说,罗伯特还是返回了德国战俘营。

    罗伯特的回归,让德军和战俘营里的战俘既意外又敬佩,他们没有想到,飞出笼子的鸟还会飞回来。德国皇帝得知罗伯特返回了战俘营,不但感到意外,而且十分沮丧。因为他答应罗伯特回家看望母亲是有目的的,一来可以彰显自己仁慈;二来他认为罗伯特一定不会再回来,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借机严惩其他战俘,并在国际上丑化英国的形象。可是,德国皇帝失算了。

    其实,诚信是为人之本,一个人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能丧失诚信。罗伯特不畏生死、信守承诺。不但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为国家增添了光彩。▲, 百拇医药(申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