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1.05
编号:82039
巴彦淖尔,“空中120”为患者抢时间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5日 生命时报 2019.11.05
     说到急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拨打120、999,救护车伴着长笛声呼啸而来。而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抢救生命的不只有地上的救护车,还有一架直升机为患者打通了“空中120”。记者近日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采访,发现他们不仅是拥有一架救援直升机这么简单,背后凝聚的是医院勇于改革创新的理念。

    直升机接诊,打通救援新通道

    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门口,第一眼就能看到广场上停放着的深绿色、编号为B-70JX的六座直升机(美国贝尔429型),机身两侧写着“巴彦淖尔市医院”,靠近机尾的两侧,“应急救援”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因为飞机要时刻待命,记者只能在近处隔窗向内观察:驾驶舱可乘坐2名飞行员,客舱的摆设十分特殊,只有3个座椅供医护人员和家属使用,其余空间摆放着医用担架、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等急救医疗设备。

    据了解,这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与巴彦淖尔市医院合作启动的直升机救援项目,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中的一部分。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专门提供了2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2名机务人员常驻医院,分为两组,轮流出任务。目前已形成急救医护人员与机组人员24小时待命的常规体系,并每年开展一次航空救援培训,不定期开展救援演练,确保救援专业、高效与安全。直升机救援系统已与市120系统达成联动,并成立指挥调度平台,经评估需要启动直升机救援的话,直升机会在15~30分钟内迅速起飞。
, 百拇医药
    10月26日,直升机救援完成了今年的第111次任务。巴彦淖尔市医院的医务人员乘着直升机前往乌拉特中旗急救了一位33岁的脑梗死患者。与地面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相比,直升机救援仅用了25分钟,这为患者争取了更多急救时间,及时得到溶栓治疗,保住了生命。“国内提供直升机救援的医院不少,但基本集中在东部发达城市,这些地区本身就有成熟的地面救援网络,直升机救援算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包括巴彦淖尔市在内的蒙西地区而言,直升机救援项目是‘刚需’,是‘雪中送炭’。”巴彦淖尔市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杨志平说,由于蒙西地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等实际状况,救护车急救的车程很远,甚至会出现赶不及的情况,直升机能极大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急救质量,降低患者的因病致残率和经济负担。

    直升机救援费用会比救护车高吗?老百姓会不会“用不起”?杨志平说:“为发挥救援公益性,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降低航空救援费用。一些市边境的农牧民患者可免费申请直升机接诊,其余地区救援价格与救护车同价,每公里仅6元。”前文所述乌拉特中旗的患者,只花了1400元转运费。
, 百拇医药
    自2017年12月项目启动以来,该直升机已完成院前急救、院间转运、道路救援、抢险救灾等任务,共计154余次,救援点拓展至59个旗县医院。杨志平说:“目前巴彦淖尔市有且仅有这一架救援直升机,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总面积相当于72个北京,但人口只多出400万,地广人稀。如果能配置10架直升机,形成以地级市三甲医院为中心,履盖县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一级救援;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依托,覆盖地市级、省级三甲医院的二级救援。那么全内蒙古居民的急救就有了保障,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举措。”

    医师助理和集中救治,提高就诊效率

    巴彦淖尔市医院在就医流程上也进行了创新。记者来到医院门诊大楼,只见挂号窗口前一个人也没有,不少患者一进门就直奔大厅两侧的“全科医师助理小隔间”就诊。杨志平介绍说,第一次就诊的患者,可以先找医师助理帮忙分析病情,再去挂相应科室,避免挂错号,浪费时间;来复诊的患者则可以请医师助理根据前期用药情况开常规检查和用药。在这里坐诊的22位医师助理中,有18位都是从全院临床科室挑选出的、副高以上职称的“资深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简单处方权,他们为患者提供挂号收费、开检查单、分诊导医、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等“一体化”服务。“医院从2017年起开始实行‘医师助理服务’后,有效整合了医护资源,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我们医院,虽然每天门诊量有5000人左右,但不会出现患者排长队的情况,大厅也不会堵塞拥挤。”
, 百拇医药
    随后,记者来到“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这里与很多医院将重症监护病房分散在心内科、急诊科、外科病房不同,而是将全院所有的重症监护病房集中在一个大区域内。一张张病床整齐地摆放着,护士们有序地忙碌着,宁静的环境中可以清晰地听到体征监测仪发出的“滴滴”声,值班室里的医生大多来自不同科室。

    杨志平说:“急危重症救治中心配备的专家团队是由不同科室的46名专业临床医技骨干组成,可随时接诊。把不同科室的医生集中起来,共同承担紧急救治任务,这样轮转的医生多了,压力就不会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全员‘战备状态’,使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据我们统计,同样的危重患者,同样的治疗手段,救治时间较以往缩短了50%。”

    医院管理,细节处处是关怀

    记者穿行在医院里,发现有很多细节都体现着医院对患者的关怀。门诊住院大厅摆放着两架钢琴,可以方便大家弹奏,放松心情;休息区里,除了基本的候诊座椅外,每根柱子周围都安装了一圈沙发,上面有沙发套,保洁员会定期拆洗消毒;角落里摆放着“休息盒子”,患者和家属扫码成功后,就可拉开拉链进去躺下休息。杨志平笑称:“一到夏天晚上,很多市民会来大厅乘凉,因为这里凉快、干净、安全。”

    此外,住院区里除了有咖啡厅、阅览室外,还有一个“爱心衣屋”,里面放着满满当当的干净衣物。“我们担心患者和家属来时太匆忙,所以特地准备了这些,供他们随时取用。”杨志平介绍说。

    采访的最后,杨志平表示,医院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让群众的就医快起来,体验好起来,医疗负担轻起来,让制度活起来。“这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份承诺,一份对患者、对医疗、对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践行。”▲, http://www.100md.com(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