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4.14
编号:83022
腰围增10%,血压升8%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4日 生命时报 2020.04.14
     腰围增10%,血压升8%

    另一项研究同时显示,腿粗腰细的人,患高血压风险最低

    受访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 刘 琼

    本报记者 张 冕 □廉 政 编译

    腰围是衡量健康的一把尺子,腰围越大,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越高,寿命也会变短。

    近日,深圳大学研究人员对4221名年龄大于18岁的高血压前期成年人进行跟踪调查。期间发现,有1464名高血压前期患者转为高血压,其中男性发病率为32.7%,女性为36.3%。与稳定的腰围相比,腰围增幅大于5%,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8%,女性增加9%。研究还发现,腰围增加百分比,与从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腰围每增加10% ,男性和女性患病风险分别增加8%和5%。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大腿细腰围粗的人相比,大腿粗、腰围细的人患高血压风险最低(降低48%);大腿细且腰围细的人风险次之(降幅为31%);大腿粗、腰也粗的人风险也能降低20%。

    两项研究都给“大腹便便”的人敲响了警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刘琼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腰围粗意味着属于腹型肥胖,其皮下脂肪增厚,会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心搏出量也会增加,长期负担过重就会诱发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此外,腹型肥胖者血浆中的瘦素水平较高,会对肾交感神经活性和动脉血压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腹型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人腹部脂肪细胞会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炎症反应,引发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肥胖诱发高血压还与饮食和运动有关。多吃少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激活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压升高。

    刘琼提醒,大家必须把控制腰围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腹型肥胖者如果能早期发现血压升高,并及时进行干预,是可以逆转的。想“缩腰”,最重要的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迈开腿:坚持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若过于繁忙,可分解为3段、每段10分钟锻炼,从中等强度开始,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运动量,散步、骑自行车、慢跑和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还要做两次力量训练,每次间隔2天,可选择器械、拉伸弹力带、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等。管住嘴:尽量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减少在外就餐,以免摄入大量“三高”食物,建议多在家烹制健康食物,能延缓高血压的发生。勤测量:日常可经常测量腰围和血压。《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最好不要超过85厘米,女性不要超过80厘米。每个家庭可准备一台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普通人群每周测1次,有高血压家族史或55岁以上男性、更年期后的女性等,建议定期监测。▲, http://www.100md.com(张冕 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