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08
编号:83539
新法规要管住不文明行为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8日 生命时报 2020.05.08
     新法规要管住不文明行为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教授 王 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 钮文异

    本报记者 张筱悦

    编者的话:6月1日即将施行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文明行为聚焦在公共领域的涉他行为。除了重点治理乱扔垃圾、高空抛物、造谣传谣、地铁进食等不文明行为,疫情中被提倡的一系列好做法,如公共场所打喷嚏捂口鼻、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不滥食野生动物、不随地吐痰等也被纳入。专家认为,《条例》以法规刚性给文明行为画像,引导公众摒弃不文明行为,助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深刻影响公共卫生环境与公共安全。本期选取了人们应格外注意的五点,分别进行解读。

    感冒戴口罩成为常态
, 百拇医药
    受新冠疫情影响,《条例》明确指出,“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疫情初期,我国形势严峻,在政府倡导、媒体引导及多方劝说下,人们开始自觉戴上口罩,疫情逐渐得到控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剖析说,“感冒戴口罩”写入法规,是为文明护航,推动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对呼吸道传染疾病时,戴口罩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手段,但在疫情发生前,只有少数人能够自觉做到。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人们必要时刻佩戴口罩也是为了防止一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应该只在特殊时段,无论何时,出现相关症状都应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做好防护。此外,没有症状者在流感季节或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季,最好也戴上口罩,保护好自己。▲

    用公筷公勺

    从小培养

    在此次《条例》规范的各类行为中,“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的要求与国人传统习惯有着较大的反差。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教授王岳说,分餐制及使用公勺公筷能够有效避免感染各种可通过唾液传播的疾病,也能够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升高,与传统的就餐方式脱不了关系。
, 百拇医药
    长久以来,国人习惯“在一个盘子里吃菜”,不但少有人使用公勺公筷,还会为了显示待客之道,夹菜给别人吃。聚餐时如果有人提出分餐,不仅显得“生分”,还可能产生隔阂。种种习俗和陈旧观念让人们难以自觉做到这一点,因此,将其列为法规条文十分必要。一双公筷、一个公勺,撬动的是一场“餐桌革命”,也是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倡导健康卫生用餐方式,防范交叉感染和食源性疾病传播的有力举措。

    如今,有了《条例》做依据,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又卫生,既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更彰显社会责任。分餐制并不难,贵在坚持。《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中就对公筷公勺做了明确规定,其外形尺寸、颜色、材质应当明显区别于自用勺子、筷子,可以在公勺柄处、公筷粗端分别标识“公勺”“公筷”字样,尺寸要大于或等于自用勺子筷子的尺寸,方便稍远距离的夹取或盛取,避免混用。此外,餐饮业摆放到餐桌上的公勺公筷,应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

    在一般家庭,最好也培养用公筷公勺或分餐的习惯。重在做通家里老人的工作,还要让孩子从小培养分餐习惯,这是对他们一辈子的健康负责,对于有传染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老人、孕妇、孩子的家庭更要特别重视。▲
, 百拇医药
    礼让斑马线堵住事故

    《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曾发布过一篇关于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率的报告,里面指出从2006~2016年间共有11.6万人死于交通意外。在此次北京市发布的《条例》中,第二十条明确指出,“驾驶机动车应当礼让斑马线,规范使用灯光喇叭,主动避让应急车辆”。

    钮文异解释说,行车时礼让行人或车辆之间相互礼让,看似一种礼仪体现,却对维护公共交通秩序有着重要意义。行车时,尤其是在拥堵街道,司机容易因堵车而变得急躁,相互争抢,进而发生擦车、追尾等交通事故,如果有人经过,还可能撞伤行人。此外,堵车时互不相让,只会让堵塞加重,影响交通秩序。因此,开车时礼让,可以使司机保持冷静,不仅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也有利于维护交通秩序。

    斑马线就是“生命线”,“有些文明行为绝不仅限于文明礼貌的层面,更是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 百拇医药     地铁不进食防范害虫

    《条例》在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方面,增加了地铁内禁食的行为规范,即“不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内进食”等内容。

    对此,王岳表示,有些国家早已将这项内容列入法律规范,违反者需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空间狭小,人流量大,进食的潜在危害很大,除了散发气味,引起乘客不适,更严重的是食物残渣可能招来老鼠、蟑螂等有害动物和昆虫,其携带细菌、病毒,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病等。此外,老鼠还有可能咬坏埋在地下的电缆,引发地铁故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从健康层面来说,在行进的列车进食也不利于消化,有损健康。

    地铁是人们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铁的承载量远超国外,更加需要人们自觉维护地铁内的公共环境与秩序。将此项内容列入《条例》,有利于规范乘客行为,提升人们的乘车文明习惯。▲
, 百拇医药
    清宠物粪便美化社区

    家中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带宠物出行也应当遵守相应的礼仪与公共秩序。此次《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文明养犬,携犬出户束犬链牵引,及时清理犬只粪便”。

    钮文异说,外出遛狗,尤其是大型犬,一定要牵绳。因为狗比人敏感警觉,受到外界刺激可能做出过激行为,容易扑倒或咬伤路过的行人,增加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此外,遛狗时,宠物狗的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否则不仅有碍市容,其中含有的大量寄生虫还可能传播疾病。“宠物粪便已成为社区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如今有了法律条文做依据,更能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区环境、秩序。”

    因此,宠物爱好者外出遛狗时,应当牵好狗绳,最好随身携带清理袋,排便后及时清理扔掉。社区也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放置“拾便袋”,同时贴上警示语,以示提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