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6.05
编号:89902
辐射是怎么致癌的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5日 生命时报 2020.06.05
     辐射是怎么致癌的

    破坏细胞DNA,导致基因突变

    受访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成岗

    本报记者 高 阳

    一提到辐射,很多人都感到害怕,因为看不见、摸不着,似乎这股神秘的力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人性命”。在众多肿瘤发病中,有些确实与辐射相关,但并非生活中所有的辐射都需要担心害怕。究竟哪些辐射致癌?又是如何发生的?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成岗介绍,通常来讲,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方式就叫辐射,可分为天然辐射和人造辐射。太阳辐射是最明显的天然辐射,还有宇宙射线辐射,以及陆地上的土壤、岩石、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辐射。人造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两大类。
, http://www.100md.com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一类致癌物有:电离辐射,紫外线,太阳辐射,天然放射元素,医用辐射X、γ射线等,这些辐射的致癌风险明确,其机制是通过破坏细胞和DNA,产生基因突变而导致癌症。然而,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或有多少肿瘤是由辐射损伤引起的,目前还不清楚。研究发现,人体对射线敏感的部位有眼睛、甲状腺、淋巴、胸腺、性腺等,长期接触辐射的人可能会患上白血病、皮肤癌、肺癌、甲状腺癌等癌症。

    紫外线和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包含很多物质能量,紫外线只是其中一种光波。人体器官中与外界接触最多的是皮肤,常年处于太阳光强烈照射下,光化作用会改变细胞DNA的结构,同时破坏淋巴细胞表面的活性抗原结构,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头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皮肤癌多发,不过皮肤癌在我国发病率很低,白色人种更常见,这与他们喜欢晒日光浴的习惯有关。因此,阳光强烈的天气,一定要做好防晒。

    天然放射性元素: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的放射性元素,比如碘125、镭-226、钍-232、氡气等,它们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和空气中,如果家里装修用了天然石料,一定要注意入住前检测一下,并注意长期通风。天然的放射性元素在核电站周围也十分富集,近来发现,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辐射泄漏后,死亡人群往往都是先患上白血病、肺癌等,进而恶化、死亡,尤其是那些常年在核电站工作的人。
, 百拇医药
    医用辐射:电离辐射多用在医疗环境,比如X光、CT、PET-CT、放射疗法,这种电离辐射可以损伤人体DNA。例如,胸透属于电离辐射,通过X射线,穿透肌肉和骨骼形成影像用于临床诊断,如果频繁做胸透,就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远期有致癌危险。射线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胎儿畸形,诱发白血病、甲状腺癌等。因此,拍片时应穿戴防护铅衣,保护不需要检查的部位,一般3~6个月做一次即可,不要频繁、过度拍片检查,以减少接触。

    这些年,关于辐射致癌的谣言屡见不鲜,但大多没有科学依据。张成岗表示,以下这些辐射都不是电离辐射,大家不必担心:地暖设备、微波炉、电吹风、剃须刀、空调等家用电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WIFI、充电宝等电子设备;坐飞机、过安检仪、手机基站塔台等这些也都没有证据表明会辐射致癌。对于“手机辐射致癌”,张成岗说,可以肯定的是,手机是非电离辐射,不会损伤DNA导致基因突变,其“可能致癌物”的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证据支持,因此大家不用过度紧张。▲,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