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31
编号:88816
主动脉夹层,冬季和清晨是发病高峰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31日 生命时报 2020.07.31
     主动脉夹层,冬季和清晨是发病高峰

    心前区和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是典型症状,一定要注意识别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 健

    本报记者 张 冕

    心血管病中有一种被比喻为“人体炸弹”的疾病,它就是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生破裂,几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

    人体中有一根从心脏出发,行走于胸腔和腹腔,联通各器官的血管,叫主动脉。它是人体最粗大的血管,最粗部位直径达2.8~3厘米,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如果血管内膜受到高速、高压的血流冲击发生破损,血流就会沿着破裂处进入血管壁内(内膜和中膜之间),且顺势而下将本来融合在一起的三层管壁强行撕裂成两个,甚至多个腔隙,造成夹层。一旦出现主动脉夹层,患者会感觉剧烈疼痛,头颈部、内脏及肢体器官缺血,最严重时夹层外层承受不了高压冲击就会发生破裂,迅速致死。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研究发现,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月份和昼夜规律,患者应在这些危险时刻提高警惕。研究人员收集了2011~2018年在同济医院确诊的2048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数据,平均年龄53.4岁,其中55岁以下患者1161例,男性患者1557例。结果发现,患者发病情况在较冷时期(冬季/12月)出现峰值,在较温暖时期(夏季/6月)出现低谷,但在一周内的发病情况没有明显差异;34.2%的病例发生在冬季,夏季发病率最低为14.8%;夜间2~3点发病率最低,上午9~10点是第一个发病高峰,下午16~17点是第二个高峰,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病早高峰在上午7点,老年患者发病早高峰在10:40;不同夹层分型发病时间也略有不同,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冬季发病率最高(35.8%),夏季最低(15.8%),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高峰在秋季(33.4%)和冬季(32.3%),夏季较低(13.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研究有很强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患者及医生提早防范。而且,既往一项大型心血管登记研究表明,60%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在临床未被识别,直到尸检时才被发现。因此,及时发现和预防尤为重要。研究发现,患有高血压病、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瓣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或长期吸烟酗酒的人,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较高。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坚持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冬季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季节,高危患者应提高警惕,避免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

    最后,刘健提醒,患者一定要注意识别主动脉夹层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心前区或胸背部突发撕裂样疼痛,持续发作且不能缓解。随着夹层进一步撕裂,在其进展方向如颈、肩、手臂等部位,常伴有放射性疼痛,当疼痛放射到腹部甚至大腿时,则提示夹层向远端撕裂。出现以上情况时,患者应先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靠在椅背上,避免大幅度肢体运动和大声说话,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向身边人寻求医疗救助。▲, 百拇医药(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