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11
编号:88588
医生是最希望 你好起来的人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1日 生命时报 2020.08.11
     医生是最希望

    你好起来的人

    四川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郑阳春

    早晨交班后,我像平时一样,挨个走进病房巡视病人。

    有一个婆婆今天出院,我走到床旁想多叮嘱几句。婆婆坐在床沿,看到我走近,立马起身,面向我站立,非常正式地向我鞠躬,边鞠躬边说“谢谢”。我有点慌神,忙鞠躬还礼。说实话,行医20来年,诊治过成千上万的病人,遇到过病人或家属各种形式的感谢,但像这样年长我20多岁的老者向我鞠躬致谢,还从未有过。

    那一刻,我心中满是感动,又充满自豪。我想起了医学史上一张百年老照片,照片里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医生鞠躬,感谢医生的救治之恩,医生也深深地鞠躬回礼。回顾这位婆婆的整个治疗过程,并非那么顺利。

    患者因结肠肿瘤并发肠梗阻、弥漫性腹膜炎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压低、脉搏快,皮肤散布紫色花斑,呈现典型的感染性休克表现。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我们在抗感染、抗休克同时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并在当晚就为患者施行了急诊手术,切除了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立竿见影,手术结束后患者身上的花斑就已经消退;手术第二天,患者的生命体征、神智意识就明显改善。看着患者情况一天比一天有起色,腹部体征也一天比一天好转,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但是,重症患者的治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休克关过了,还有感染关;感染关过了,还有并发症关……每一关都危机四伏,充满不确定性;任何一关如不能顺利通过,都可能前功尽弃。因此每次查房时,我都会跟同组医生强调:该病人是当前的重点病人,一定要多关心、多留心,有情况要积极处理,尽最大努力让患者尽快好起来、尽快出院。同她的家属沟通时,家属也表现出了对病情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治疗的意愿。

    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就没有治疗之外的后顾之忧,更专注于疾病救治,积极尝试对病情改善有希望的治疗措施。在彼此的共同努力之下,患者病情有了明显好转,最终全面恢复出院。

    很多时候,医生的困境并不在医学问题之上,而在于医患信任危机之上;医生的难堪不在疾病治疗之上,而在于医疗纠纷防范之上。医学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充满不确定性的学科,每项措施在带来疗效的同时,都可能伴随副作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可能就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医学上,从来就没有所谓完美方案。如果有,那只是追求治疗效果最大化、不良后果最小化。对医生提出极端要求,是对医学知识的无知、对医学原则的违背,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自古以来,想取得最大治疗效果的前提,就是愿意承担最大的医疗风险。医学的最大奇迹,往往来自于医生的勇于创新、勇于尝试、勇于挑战,这需要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别把医生当敌人。医护人员是最希望你好起来的人,不要动辄对医生做有罪推定,比如一旦病情恢复不顺利或出现问题,就认定是医生的责任。医患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而不是彼此;医患共同的目标是救治,而不是内斗!

    请相信医生!你对医护人员的每一分理解,都会转化为他们救治病人的努力,也都会转化为你身上看得见的恢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