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8.11
编号:88594
心理成长有四个阶段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1日 生命时报 2020.08.11
     心理成长有四个阶段

    关注外表 追求成功 学会奉献 超越世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郭 瑞 □陈雪莹 编译

    我们通常会把人的一生分为婴幼儿时期、学龄期、青春期、中青年、老年,这是按年龄划分的。而从心智、精神层面看,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关注点和主要任务不一样,心理成熟度也不一样,其与年龄无关,而与个人成长有关。

    运动员阶段。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忙着关心自己的外表和身材,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镜子前观察甚至欣赏自己的外形。对这个阶段的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外表如何”。“运动员阶段”是最不成熟的阶段,相当于心理上的青春期,想想街上的青少年路过镜子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照一照自己。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阶段,心态的基调是自恋和挑剔,眼里除了自己,容不下其他人。一方面我们会因此学会了自爱,知道自己哪里好看、优秀;另一方面,如果迟迟不愿成长,一直不能脱离这个阶段,就会盲目自信、幼稚和无法共情他人。这需要家长、教育者的积极引导,营造促使心理成熟的环境。

    战士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基本关注点是承担责任,也渴望征服世界。此时的人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人,因而会表现得像战士一样,尽己所能来实现目标和梦想。这很像我们的青年时期,意气风发的同时也很在意“是否比别人取得更多的成就”。这时的我们喜欢和别人做比较,希望在各个维度“击败”他人,自己往高处爬、往远处走,这会让我们感觉良好。

    虽然战斗的状态会给人带来很多回报和进步,但争强好胜也伴随着挣扎、嫉妒、焦虑和失败后的失落。此时我们需要加强心理韧性,能承受住奋战带来的风风雨雨,否则容易一蹶不振。

    总结阶段。极少数人能一直保持战斗状态,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瓶颈,或身心状态都不合适继续勇猛精进。这时,有一些人会闷闷不乐,觉得成就还不够多;而另一些人开始总结反思自己的生命,慢慢看淡权力、金钱的价值,也不再那么依恋物质,转向了追求精神上的丰足和更珍惜“眼前人”。

    处于总结阶段的人,跟战斗阶段时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再斤斤计较得失输赢,也不再那么自私,懂得感恩和奉献,知道“给予”比“索取”更有智慧。他们也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更愿意通过一点一滴的善心善举来改变世界。学会付出和报答的他们生活更充实了,人生迈进了一大步。什么年纪会到达这一阶段并不固定,有些人甚至一辈子也没达到。

    灵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人,意识到上述阶段都无法定义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人不仅仅是身体外表、财产、朋友、身份等这些世俗物质、关系的合集,精神本身,也是一种重要存在和体验。

    能到达灵性阶段的人,可以随时跳脱出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甚至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他们在更高的维度了解了自己是谁和“真我”的含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能到达这一阶段的人极少,需要专注地修行和参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