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0.02
编号:85957
让我震惊和痛心的病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2日 生命时报 2020.10.02
     让我震惊和痛心的病例

    胡大一

    解除病人痛苦是医生最大的职责。以人为本,患者利益至上,才能做个好医生。这也是患者给予医生特别的信任,并以健康生命相托的重要原因。如果医学的目的变了,价值导向变了,就可能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甚至滥用。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我曾遇到一位84岁的老年男性患者,他的经历让我感到震惊又痛心。老人家前几年发现稍作剧烈运动后,偶有胸部不适,生活没有大碍。女儿带老父亲到一省会医院检查身体,医生没问几句话,直接让老人住院了,第二天一早就将其推进了导管室。在完全不知情、家属也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医生给老人做了冠脉造影,还放了两个支架。结果出事了:老人先是出现了休克,注射了很大剂量的多巴胺才抢救回来,接着又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好在最终化险为夷,老先生命算保住了。

    老人的女儿十分气愤,想要起诉这家医院。据老人说,他在医院被抢救回来后,一位男医生趁家属不在,在病床旁痛哭流涕,希望老人原谅他,请老人的女儿别起诉他,还请老人劝说家人在知情同意书上补个签字,“否则,我医生可能就当不成了,还可能面临刑罚,这辈子就完了。”医生说。

    女儿一听就急了。父亲遭了这么大的罪,险些丢了性命,不起诉也就罢了,还要家属造假,事后补签知情同意书瞒天过海,这是什么行为?!实在难以容忍,要跟医生评理。老父亲劝住女儿,说医生及时抢救把自己救活了,都尽了心。事情已经过去了,医生也认了错,就给他一个机会吧。女儿见老人一再坚持,也怕老父亲刚做手术后着急上火,不情愿地在知情同意书上补签了字,没有再起诉医院和医生。这个老人家是多么的善良啊!

    还有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每次走路稍快时,胸骨后和咽部有压迫感,休息片刻能缓解。他在当地医院做了造影,发现左前支近端堵了90%,是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他看到上海一位专家介绍可降解生物支架的好处,感觉很神奇,于是决定去英国做这种支架。结果手术出院后的第3天,就看到生产该支架的企业公告,称这种支架不仅不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药物洗脱支架,而且还会增加血栓风险。接着,另一家国际医药企业也中止了可降解支架的研发试验。这两个坏消息让患者坐卧不安,通宵不眠,不思茶饭。“担心万一支架出问题了,怎么办?”患者夜间多次出现濒死感,到医院急诊检查又都很正常,但已无法正常工作。后来,他服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症状基本缓解,但停药后又很快复发,而且越来越重。

    这两位患者的遭遇让我十分痛心和难过。医生对患者不精心、不负责任,甚至为了种种目的,把患者利益抛在一边,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危险、恐惧和身心痛苦,不仅扰乱了患者和家属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这与医生的职业操守背道而驰。这样的医疗行为,难道不应该好好反思吗?(连载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