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24
编号:86760
父辈的仗义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24日 生命时报 2020.11.24
     父辈的仗义

    贾大成

    我的父亲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的1898年,如果在世的话,今年122岁了。

    我父亲有三次婚姻。第一位是我的李姓母亲,是个旗人,因病不能生育。后来,父亲又娶一位名门之后,人称“那(读nā)家大小姐”,是一位大学毕业生,才貌双全,后因分娩时难产,母子双亡。再后来,不甘心没有孩子的父亲又娶了我生母。我是老大,还有个妹妹。李姓母亲视我如同己出,很是疼爱,我对\u6039([tān],“他/她”的敬语)也十分孝敬。我出生时,父亲已经50多岁了,街坊都开玩笑说,我是“千顷地里一棵苗”。

    我家住在北京城的一条主要街道上,也就是原段祺瑞执政府东墙外路东的东四北大街。我在那儿生、在那儿长。

    我父亲曾当过张学良将军卫队的参谋,还当过“中国炮兵之父”邹作华将军的亲随副官。1958年,有一位陈先舟伯伯来到我家,他是我父亲曾救过的一位共产党人。当时我记得,我父亲他俩如亲兄弟般,就连衣帽、手杖都是一样的。当时,陈先舟伯伯已经是辽宁省副省长,他听说了我父亲因历史问题,于1958年被判“管制三年”,并被开除公职。这次来北京办事,特意抽时间来看我父亲,还打算给我父亲在沈阳安排工作,但被我父亲婉拒了。当年,还有几位打着绑腿的解放军战士去过我家几次,请我父亲到部队去教队列练习。

    还有一位“金叔”,名叫金志东,是肃王爷长子长孙。我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没钱给医院,都是金叔倾囊相助。金叔身量不高,秃顶,常去我家。记得最后一次去我家,从我家拿走了一个八音盒的座钟。后来我才知道,金叔没“饭辙”(北京方言,指吃饭的门路)了,而我父亲也没钱接济他,就让他拿座钟去换钱。

    再有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八姥姥”。八姥姥年轻时曾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民国成立以后被遣散,一生未婚。她每次去我家,都推着一个藤制的童车当拐棍,每次都给我带去零食。八姥姥虽然年迈,但气质不凡,谈吐优雅,非常和善。

    记得我小时候,也就是解放初期,那时候来我家的客人特别多,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国共两党的人士,也有大学教授、公商界人士、京剧演员等。在后来的人生之路上,我常会想起父亲的这些朋友。这些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在待人接物上,我一贯秉承父亲的“仗义”。

    父亲那一辈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人都非常真诚、忠厚,好交朋友,特别讲义气。虽然后来家道中落,父母亲依然秉持真诚善良、有求必应的待人之道。每当街坊四邻遇到什么难事,都到我家请“贾大爷”“贾大妈”(后来叫“贾爷爷”“贾奶奶”)给出主意;即便自己家有困难,也要倾囊相助。父母亲的处世态度,一直影响我后来的做人做事。人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此后还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认为,家庭教育往往决定人的品德和人格。我十分感激父母给予我的教育和影响,看淡得失。

    父母都早已去世,如今我也70多岁了,却无一日不思念自己的三位父母。(连载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