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3191
冬病夏治,让体质打个翻身仗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9日 生命时报 2021.07.09
     借助阳气旺盛之势 使用多种方式驱寒

    冬病夏治,让体质打个翻身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医师 付涌泉 □主任医师 刘长信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薛鸿浩

    传统医学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7月11日是今年入伏的日子,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什么是冬病夏治?哪些“冬病”可以“夏治”呢?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季的三伏时节,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正值最旺之时,采取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冬病夏治”可以说是夏季养生保健的重头戏,这是因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所以两阳相加则阳热亢盛,体内阴寒病邪更容易去除。此时治疗“冬病”,有事半功倍之效,相当于让体质打了个翻身仗。

    “冬病夏治”适应证比较广泛,涉及呼吸、风湿免疫、消化、耳鼻喉科、儿科、妇科等疾病,比如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老寒腿、慢性腰腿疼、痛经不孕等,这些疾病多是寒性,为感寒加重或者感寒而发。因此,总的治疗原则是温阳,借助夏季人体阳气旺盛之势、驱除体内凝寒之气,达到扶阳祛寒目的。

    “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桂心炙酒以慰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的记载,此为外用膏药的开端。《 后汉书· 方术传》亦有外科鼻祖华佗“敷以神膏,四五日愈,一月之内皆平复”的记载。不难看出,“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方式是穴位敷贴(三伏贴),即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药液调成糊状,或制成软膏、饼剂,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然后直接贴敷穴位、患处。如今的“冬病夏治”还有针灸、艾灸、气功、导引、推拿、刮痧、泡洗、中药调理及食疗等方式。

    “冬病夏治”除了去医院,在家也能自我保健,介绍四个便捷的方法

    艾灸:平时怕冷、阳虚的人群,可艾灸大椎(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足三里(腿外膝眼直向下四横指处)、关元(肚脐下四横指处)、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等穴位。具体方法:将艾条放置于艾灸盒上述穴位处点燃,以自觉温热为度。

    刮痧:选取颈项、督脉(循行于背部)、膀胱经(循行于脊背两旁)等处,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

    喝点姜米茶:取适量生姜(老姜)、大米,生姜切丝放锅中小火翻炒,直至没有水分;大米也放进锅中小火翻炒,直至变成金黄色。翻炒不需要放油,盛出来后放进罐子里密封保存,每次泡茶时,用勺子挖一勺出来即可。

    内服方:续断12克、桑寄生10克、川牛膝9克、淫羊藿9克、熟地黄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提醒大家,此方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服用。▲, 百拇医药(付涌泉 薛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