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4211
一个动作自测“妈妈手”
http://www.100md.com 2021年9月7日 生命时报 2021.09.07
     生活中,不少人在腕关节靠近拇指侧的部位出现疼痛,尤其当拇指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常伴有酸胀及乏力感。这种感觉反反复复,甚至迁延不愈,严重时拇指及手腕到了难以正常发力及僵硬的程度。少数患者的腕关节靠近拇指侧还会出现条索状隆起和拇指活动时的弹响声。这是咋回事?你可能患上了“妈妈手”。

    “妈妈手”在医学上被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也常称为狄奎凡氏症。它主要指长期不正确姿势下反复使用大拇指及手腕,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肌腱腱鞘反复摩擦挤压导致发炎的情况。因其好发于新生儿母亲,因此俗称为“妈妈手”。但“妈妈手”可不是妈妈的专利,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反复使用手腕及拇指的人群都是“妈妈手”的高危人群。例如,长期使用鼠标及键盘的上班族,长期从事洗衣、洗碗、切菜等活动的家务劳作者,长期握笔的文字工作者,手机游戏爱好者等。

    对抗任何疾病,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才可能远离病痛的侵扰。对于“妈妈手”的防治,最重要的是保持拇指及腕部的正确姿势并且合理使用。例如抱婴儿时,尽量将五指并拢,将婴儿的重心置于手臂,同时避免大拇指及虎口过度承重;产妇哺乳时,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拇指或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太久;在日常家务劳作及工作时,避免长时间反复使用拇指及腕部,对其造成过度疲劳。

    我们可以通过芬克斯坦试验做一个简单的初步诊断(如图1):掌心朝向身体内侧并将拇指置于掌心,然后握拳腕关节向下用力,此时如果出现腕部拇指侧疼痛,试验即为阳性,提示可能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如果症状较轻,三种简单的居家康复方法可有效缓解不适。

    冰敷。急性疼痛时,对疼痛处进行间歇性冰敷,有消炎镇痛作用。具体操作:选择专用冰袋或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塑料袋,用毛巾或绷带将冰袋加压固定于疼痛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次间隔1~2小时,每日不限次数。

    佩戴护腕。选择佩戴合适的柔性护腕,以固定并支持拇指及腕部,从而有效减少拇指及腕部的过度活动,使之得到充分休息。选择护腕时尽量选择橡胶、聚酯纤维、高分子材料等兼具透气舒适性和弹性的材质。

    做手部操。待疼痛肿胀缓解后,可进行无痛范围内的手指、腕部功能训练,以放松手指及腕部各关节,强化手部力量。具体方法:1. 下腕部屈伸:患侧手握毛巾或水瓶做手腕屈伸(如图2);2.环绕旋转:患侧手握毛巾或水瓶做手腕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环绕训练;3.手指开合(如图3):吸气时5指握拳,吐气时5指伸展;4.揉捏放松(如图4):用健侧手对患侧手每个手指头做一个沿指尖到指根的揉捏放松。以上训练,每日2次,每次2~3组,每组15~20次,每组间歇15~20秒。

    需提醒的是,如果症状较严重,务必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康复治疗,如无热量超短波、超声波、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待疼痛肿胀有所缓解后的亚急性期,可采用针刺疗法、肌筋膜手法治疗、肌内效贴布治疗、冲击波治疗等,以松解腱鞘粘连、促进组织修复。▲, http://www.100md.com(谢瑞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