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04
编号:96814
海洋,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4日 生命时报 2022.01.04
     储存地球93%的二氧化碳,助力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

    海洋,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 郭治明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仅仅依靠“减排”并不够,还得依靠生态系统把碳束缚住,不让它进入大气。森林、草地、沼泽等陆地生态系统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称之为“绿碳”。与此相对,在广袤的海洋中,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则被称为“蓝碳”。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9年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报告中,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再度提及,进入大众视野,让人们关注到了海洋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是储碳高手

    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据估算约为40万亿吨,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每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减排”之外的一条可行路径。
, 百拇医药
    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作为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碳,具有极高的固碳效率。这三类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床的0.5%,植物生物量也只占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其碳储量却高达海洋碳储量的50%以上。

    与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一样,蓝碳也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被植物固定下来的碳。但不同的是,滨海生态系统土壤中固定的碳可大范围且长时间埋藏,能形成巨大的碳储量。而且,饱和的土壤水环境会使土壤保持厌氧状态,进而持续保持着垂直方向上的储碳。也就是说,“蓝碳”密封性更好,能长期累积,有些更是有几千年历史,形成了几米甚至十几米厚的沉积物碳库。

    除了固碳储碳,滨海蓝碳生态系统还可助力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等可通过减缓海岸侵蚀、保护岸线等方式,来保护海岸带。它们还能调节水质,为鱼类和贝类提供重要栖息地,为人类提供木材,还是许多濒危和珍稀物种的栖息地,能为重要的经济物种提供生存空间,还兼具生态旅游功能。
, 百拇医药
    我国发展蓝碳潜力巨大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总书记在多次重大场合反复重申,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干劲来实现这一个宏伟目标。的确,如果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后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同时也对我国社会各界提出了要求。实现碳中和,只靠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来减排还不够,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和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是另一个重要抓手。

    我国海岸线绵长,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这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发展蓝碳潜力巨大。采取保护、修复、开发蓝碳产业等措施,有助于提升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促进我国海洋生态养护水平的提升和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是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不可忽视的“中流砥柱”。

, http://www.100md.com     每个人都能尽绵薄之力

    然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濒危的生态系统——它们正以每年34~98万公顷的速度遭受破坏。由于海岸带开发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粗略估计,全球67%的红树林、35%的滨海盐沼和29%的海草床已被破坏。如果这一趋势不改善,一百年后,30%~40%的滨海盐沼和海草床、几乎所有未受妥善保护的红树林都会消失。一旦沉积物暴露在大气或水体中,其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和海洋中,还可能成为碳排放源。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其碳汇潜力及重要功能受到重视,各界人士纷纷行动起来,投入到研究和保护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中。在保护上,每个人都可以尽绵薄之力。比如,在欣赏滨海生态系统的美景时不乱丢垃圾,不把污水直接排到滨海生态系统里,不随意挖捕海滩上的贝壳、螃蟹或其他小动物,积极参加红树林种植等保护修复公益活动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