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11
编号:96915
将检验报告做出“中国标准”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11日 生命时报 2022.01.11
     连续七年,中国医大一院位居“检验医学”

    排行榜榜首

    将检验报告做出“中国标准”

    日前,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在“检验医学”全国专科排行榜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榜单设立以来,连续7年位居榜首。非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只有在经过批准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中心,因此中心显得有些神秘,但这里出具的检验报告很权威。连续7年位居“检验医学”全国专科排行榜榜首,原因何在?

    任务繁重,工作人员轮流吃午饭

    早上不到7点,位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楼10楼的中心已经忙碌起来。中心的检验人员“全副武装”、各就各位。门诊和各病房的血液标本通过气动物流系统自动传输到样品接收处理室,血液样本进入自动分拣机通过扫描条码进行核收和分类,然后运输至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实验室。此时,临床化学和免疫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正开机做质控。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检验质量。“每天对患者的样品进行检验之前都要先做质控,也就是把质控品当样本,放到分析仪去检测,得到结果越接近标准值说明机器性能越可靠,这样才能确保患者检验结果更准确。”工作人员说,质控评估结束后,才能正式开始一天的检验工作。
, 百拇医药
    中心不仅承担本院的检验任务,还牵头和承担多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在外人看来,检测自动化,让检验变得轻松简单。在临床化学检验室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却道出了其中的不易。流水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标本前后检验流程上的所有问题。样品正式检验前不少操作步骤仍需检验人员严格把控。机器检验结果出来后,还需要经过人员审核,为保证精准度,中心实行双审制。其间,一旦发现问题,需要找临床进行了解核实,同时也要随时解答临床数据解读遇到的问题。从日出到日落,整个中心的检验任务十分繁重,每天仅血液样品就要接收6000~8000管,每管要检测十几至20多个项目,中心工作人员连吃午饭都是轮流去。

    建立临床检验“中国标准”

    “仅得到一张数据精准的检验报告还不够,唯有读懂这份报告才能更有针对性应用。而想要读懂检验报告,判断检验的结果是否异常,必须有个‘参考值’。”

    参考值是临床解读检验结果的重要依据。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临床检验参考值缺乏“中国标准”,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多引用国外数据作参考。在一些指标上,欧美人群明显高于或者低于亚洲人群,致使提示疾病的异常结果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正常结果被判为异常。由于缺乏统一的参考值标准,导致不同医疗机构的检验结果不能互认。
, 百拇医药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支持下, 自“十一五”开始,中心牵头在全国组建了6个研究中心、1个质控中心、21个验证中心,开展了全国多中心大规模的检验参考值系统研究。首次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临床常用检验参考值标准,结束了引用欧美标准的历史,减少了临床误判、漏判,改写了医疗机构间参考值不统一的局面,打破了医疗机构间检验结果互认的主要“技术瓶颈”,提高了患者就医效率。

    中心已发布参考值相关卫生行业标准12项,覆盖56个临床常用的肝功、肾功、血细胞等检验项目,目前已在全国三级和二级医院广泛使用。征兵、招生、公务员体检、献血员筛查体检标准以及国家规划教材、检验行业指南均已采用新的参考值标准。

    我国个体化医学检测初期发展迅速但缺乏规范,影响诊疗质量和安全。对此,中心牵头组织检验学、病理学、药理学、分子医学、医学伦理学、法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跨学科的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开展个体化医学检验规范化、标准化专项研究,编写并陆续制定了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指南,现已发布6项。经过十余年工作,初步建立我国精准医学检测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了我国个体化医学检测的规范、科学、健康发展。
, 百拇医药
    检验医学的突破与担当

    致力于解决检验医学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的同时,中心还勇于向艾滋病防治这一世界性难题 “亮剑”。中心的艾滋病研究所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艾滋病基础及应用研究,2005年9月被原卫生部批准为“卫生部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目前艾滋病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辽宁出现,省内首例本土确诊病例经由中国医大一院发现。2020年2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国家应急批准生产6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迫切需要对上述试剂盒的有效性进行确认。中心临危受命,牵头组织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用一周时间明确了6种试剂盒的临床检测性能,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其间,中心还积极开展“十合一”混采检测技术攻关,最终组织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不同比例混采核酸检测多中心临床试验”,为国家制定《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提供了直接依据。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心还主持完成了5种新冠病毒快速核酸检测产品的多中心临床评价,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多元化的手段。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中心开发软件,自动分析比对变异株突变位点与试剂盒检测靶点,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返人员选择最适合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守好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