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18
编号:97079
建设“无废城市”难在哪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18日 生命时报 2022.01.18
     协同经济发展 技术要求很高 缺少借鉴模式

    建设“无废城市”难在哪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刘建国

    本报记者 严立新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无废城市”,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追求。2021年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其目标是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 百拇医药
    所谓“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次年,生态环境部公布了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单元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包括深圳、包头、重庆、威海等11个城市和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特色城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简单来说,“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并不是说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我国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我国以前处理固体垃圾的方式以填埋为主,造成大量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无废城市”的推广则意味着我国废物管理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两年多来已取得预期成效,示范效应逐渐显现。刘建国表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 百拇医药
    大众接受度提高。“无废城市”的理念刚推广时,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不接受,但随着试点的推进,大家意识到“无废”并不是说要把所有材料“吃干榨尽”,它只是城市建设追求的一个目标,是进一步改进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因此,大众对其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愿意投身其中。

    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以前,我国固体废物的种类多、数量多,处理流程比较长,导致暴露出的环境问题也较多。“试点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在城市层面上怎样有效把这些废物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刘建国说,这是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制度基础更加完善。很多“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都配有相应的标准、规范等政策,在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以及“双碳目标”等方面都有一些探索。

    然而,“无废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刘建国认为,在后续推广中可能还会面临一些难点。1.废物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耦合,“无废城市”的管理模式肯定会受到过去管理模式巨大惯性的冲击。因此,新的模式建立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逐步打稳基础。2.“无废城市”还在探索阶段,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推动,我国有些地方很可能因其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力不从心。3.想要实现高附加值、低风险的资源化利用,势必对技术装备有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4.每个国家对“无废城市”或“零废弃城市”的定义、要求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国外的管理模式对我国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借鉴意义。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模式,而这一过程还需逐步探索。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刘建国建议,崇尚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为建设“无废城市”贡献一点力量。比如,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方便后续的资源回收和处理;光盘行动、减少一次物品使用等,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节水、节电、绿色出行,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