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95834
常吃夜宵,易得糖尿病
http://www.100md.com 2022年3月15日 生命时报 2022.03.15
     吃得多容易得糖尿病,那吃得晚会怎样呢?西班牙一项研究提醒,晚饭吃太晚,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

    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征集了845名晚饭时间较晚(平均时间为21:38)的无糖尿病成年人,让每个人在禁食8小时后进行两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是睡前4小时和睡前1小时,然后对比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的差异。

    结果发现,晚餐吃得晚的人中,平均血清褪黑素水平较晚餐吃得早的人升高了2.5倍,同时胰岛素降低,血糖升高,葡萄糖耐量(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降低。这说明,食物摄入(口服葡萄糖)和内源性褪黑激素浓度升高(发生在晚间进食时)会导致血糖控制受损。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褪黑激素受体1b的G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携带此基因的人糖代谢异常更严重。该研究于日前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上,进一步证实了晚餐吃得太晚,会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使糖耐量快速受损。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由于工作忙、加班时间长等原因,晚餐时间越拖越晚,这无疑对身体造成了极大伤害。研究人员提示,睡前2小时内不应再进食,保证褪黑素正常释放,可减轻肠胃负担和糖尿病隐患。▲, 百拇医药(苏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