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科学报》 > 2013.10.11
编号:91887
女汉子:环境恶化下无奈的自嘲 ——访女性主义研究专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兵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1日 中国科学报 2013.10.11
     ■记者 于思奇

    《中国科学报》:女汉子这类人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但为何“女汉子”一词在最近两年才出现,并且在今年下半年迅速蹿红?

    刘兵:女汉子自古就有,但是其大批量的出现还是在最近几年。我觉得女汉子这个概念除了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这层意思,在当下特殊的环境下,还有一层新的理解,即草根意味。

    它跟另一个网络词汇“屌丝”的出现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女汉子虽然在性别上特指女性,但在阶层上它更多地指并不成功的城市草根阶层。随着近年来,网络传播越来越贴近草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越能够引起草根阶层共鸣的网络词汇就越容易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中国科学报》:女汉子为什么能引起草根阶层的共鸣?
, http://www.100md.com
    刘兵:我觉得这跟近些年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恶化有关。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压力也日益增大。身处其中的女性,如果不变得相对强壮,不具备当下所描绘的女汉子的若干特征,就可能很难继续生存下去。这跟以往我们所说的“拿女人当男人用,拿男人当牲口用”是类似的道理。所以,我认为女汉子一词不仅标志着城市平民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竞争压力的变化,也隐含着一种无奈的自嘲。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和屌丝一词一样,也是一种草根化的平民身份的认同。

    《中国科学报》:女汉子的出现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吗?

    刘兵:如之前所说,女汉子是一种自嘲,并非真正理想化的男女平等的表现,反而是在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对于女性正常的特点、需求、认识形成了偏差的描述。

    其和屌丝一词在这方面又有不同的侧重。屌丝更多是在对社会地位的自嘲,而女汉子则是在相同的社会地位下,又有性别针对性地对与自己生存状态等相关的性别表现的一种自嘲式描述。
, 百拇医药
    《中国科学报》:除了上述的因素外,你觉得女汉子一词的出现还有什么其他的文化背景吗?

    刘兵:当然有。这跟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和社会上的环境,有一些“去性别化”或者是“性别中性化”有关。女汉子这种有女有男的表述,有意将女性男性化,模糊了男女两性的二元分立,具有性别中性化的特点。性别中性化跟我们的文化发展、审美教育等有一定关系,但是是否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关系,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这一点与前面我们说的因素相比,显然是属于次要的。

    《中国科学报》:为何你认为审美教育等是次要因素,而主要因素是环境恶化引起的自嘲?

    刘兵:因为从两性关系的角度看,从男性对女性的审美选择标准上,我相信女汉子目前还并不是一种流行的价值判断。所以广大女性在现实中,很多时候内心的理想追求也并不是女汉子。如果有机会能够摘下女汉子的帽子,你觉得会有多少女性不愿意?所以,我觉得不要将用女汉子自嘲和内心深处的真正理想化追求混为一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愿意将女汉子理解为环境恶化下,女性的一种无奈自嘲。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科学报》:那你认为广大女性内心深处的真正理想化追求是什么样的,还是之前的“软妹子”吗?

    刘兵:未必。也许会有变化,但是我相信还没变化到女汉子这种天翻地覆、南辕北辙的形象。

    《中国科学报》:女汉子的出现是否让男性在工作中倍感压力而在家庭生活中倍感轻松?

    刘兵:这还不一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想要真正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可能还需要实际的调查、数据的支撑和后期的研究。而我们现在说得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解上的判断。即使家中或者工作中出现了女汉子,这也并不是女性的常态或者固有形态,所以这也就没有确定的结论。

    《中国科学报》:你觉得作为一种流行的草根文化,女汉子文化会不会持续下去?

    刘兵:会不会持续下去不好判断。这首先取决于我们的环境,即两性差异的生存空间的竞争环境会不会有很大变化。女汉子正是这种不平等的情形恶化的更直接的反射。

    另外,网络上的流行词汇,真正长久流行下来的并不多,这也是其特点。网民们在不断追求一种具有个性的新概念来制造流行感。当然如果它能持续下来可能就会变成一种常态的概念。,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