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科学报》 > 2016.06.02
编号:137772
大数据让科研更具针对性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2日 生物谷 2016.06.02
     我们正处在一个医学信息爆炸的时代。据统计,医学信息资源占据约30%以上互联网信息资源,医学文献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全球医药类期刊近3万种,每年发表论文200多万篇并且以每年7%速度递增。临床医生平均每天必须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才可能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速度。2012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旨在利用大量复杂数据集合获取知识和提升洞见能力,投入金额高达2亿美元。与此同时,医学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大数据。在科研的过程中,大数据的利用、开发和整理,可以颠覆我们以往很多研究结果,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

    大数据时代下的医学科研,应该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临床医学资源发掘、收集、整理和利用(标准化、科学化)。第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病因、诊断、治疗及药物开发)。第三,依托临床信息的生物医学资源的整理、利用及研究(基因、蛋白及代谢)。

    那么,大数据时代下的肿瘤研究的特征就更具针对性了。主要有临床信息、肿瘤生物学特性、基因蛋白等数据库,个体基因测序和数据快速处理,分子标记、药物靶标的鉴定和特征描述,新型药物的设计。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张亚卓 来源:生物谷)

    观点

    数据被誉为“21世纪的金矿”。当前,我国约有99万家医疗机构,每年有超过80亿人次的门诊量,医疗健康领域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医改将更加强调前瞻性和创造性,这也提示我们,要利用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新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在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

    ——健康报社总编辑、移动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冰

    大数据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同时它也面临数据标准、数据质量、隐私安全、互联互通等问题,因此更需要互联网行业与医疗行业进一步协同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

    《医学科学报》 (第68期 第7版 医界论道),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