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363814
漫话历代君王的寿命和延寿术(四)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科学养生》 2007年第2期
     本栏目撰稿人张冰隅教授,研究养生文化20多年,著作颇丰,并在多家媒体开辟养生专栏。同时,他本身也是养生实践者,是养生界知行统一的名家。

    在周穆王之后,君王中特别注意养生而又真正健康长寿的不多,值得提及的是武则天和乾隆皇帝。

    ●武则天寿高82岁,在当时的确是帝王中的佼佼者。原因很多:

    第一,她受唐太宗的影响,学会开明纳谏,并能用人唯贤,甚至宽容曾与她为敌之人,心态好。

    第二,她热爱文艺,能写诗,擅书法,懂音乐,擅歌舞,喜赏花斗草,富于生活情趣。

    第三,父亲是军人,让她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体质和体魄都得到锻炼。

    第四,母亲信佛,她本人在唐太宗死后曾一度被赶到皇家寺院修佛三年,学会了坐禅修道练功(她当了皇帝后曾下令大修寺院,并出资修建洛阳龙门佛窟。据说,佛窟中许多佛的头像和面容与武则天相似)。
, http://www.100md.com
    第五,她母亲享年92岁,因此她可能具有长寿的遗传基因。

    ●清高宗乾隆皇帝,享年89岁,也可谓帝王中的长寿明星。有以下情况值得介绍:

    第一,他是个高产诗人。史载其一生有“御制诗五集,至十余万首”。不管其内容如何,单其数量而言,堪称中华第一,也是写汉文诗的世界第一!如从10岁算起,到89岁,创作十万首诗也得每天坚持做3~4首。也许在别人看来他的诗并不能做到脍炙人口,但在他本人看来,每首诗都是认真动脑筋,捕捉到灵感后才做成的。这样爱动脑筋的人,而且长期沉浸在形象思维中的人是不大可能得老年痴呆症的。所以乾隆皇帝到老了仍思路敏捷而可与年轻人相比!在他83岁那年接见英国大使马嘎尔尼后,那英国大使就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乾隆“观其风神,年虽八十三岁,望之如六十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

    第二,乾隆从小习武练功,当了皇帝仍经常骑马打猎。
, 百拇医药
    第三,乾隆一生中六次下江南、五次西巡上五台山、三次东巡登泰山,很喜欢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

    第四,乾隆十分精通琴、棋、书、画,很能在政务繁忙中自寻乐趣。

    第五,乾隆数十年如一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第六,乾隆喜欢喝茶。

    第七,乾隆常服补益之药。但他吸取了雍正贪吃无科学依据的“丹药”而得病的教训,所服补药比较可靠。据说有“龟龄集”、“松龄太平酒”等六种。

    第八,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乾隆对于养生保健,一不是掉以轻心,二不是心血来潮,三不是随意轻信,四不是浅尝辄止……他能做到非常自觉地学习研究,并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终于摸索出一整套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然后理论指导实践,养成好的习惯。所以他不仅在历代君王中堪称养生保健的大家,即使在今天,他所总结的经验和理论也可使人们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得益匪浅!
, 百拇医药
    乾隆曾自编十六字“长寿秘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吐纳肺腑—一人类自从直立行走后,肺功能相对衰退,因此不管男女,最先衰老的脏腑器官是肺脏。古代许多君王最终死于肺病。现代人能注重健身运动,并且注重营养,所以死于肺病的人大量减少;如能减少烟害并减少空气污染则更好。但在过去的社会里,肺病被称为“肺痨”,不仅死得快,而且能传染,所以十分可怕!然而古代早已有人研究出一种锻炼肺功能的好方法,那就是“吐纳肺腑”。问题是这属于气功而非常人能学得好。至于乾隆皇帝是怎样练“吐纳”功的就不得而知了。不要说他没有留下具体指导意见,即使有些文字说明也仅供参考。尤其是练气功,必须有高明的大师亲自指点、具体辅导、随时纠偏等条件才能学,那些想“一知半解”而“无师自通”的人可以作罢!

    活动筋骨—_人是“动物”,当然要以“动”为主。但首先要明确的是:动口、动手、动脑都是“动”,千万不要把哲学家说的“生命在于运动”偷换了概念后解释成“生命在于体育运动”、“生命在于剧烈运动”、“运动对健身有百利无一弊”等……不管是乾隆说的“活动筋骨”,还是现代人强调的体育锻炼,都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活动筋骨的方式方法很多。如是上了年纪的人,能每天抽时间到户外散散步就是大好方式。一般说来,男人每天直立不得少于3小时,女人每天直立不得少于2小时。那些整天贪坐的人至少有80%患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乾隆贵为皇帝而好动,难能可贵。
, 百拇医药
    十常四勿

    十常:

    “齿常叩”——牙齿好,不仅表明钙质好,而且有利咀嚼食物和吸收营养。如牙齿松动脱落会影响到许多食物的进补。而“齿常叩”可起到固齿的作用。

    “津常咽”——这里指唾液不能随便浪费。现代科学证明唾液是人体中重要的“津液”,不仅助消化,还有解毒、抗癌的作用。可有些人养成随时吐口水的坏习惯,应改。古代练功者,常用舌头有意在口中搅动称“赤龙搅海”,然后用力“鼓唇”,以致舌下生津,满口唾液,再分小口“咽津”,甚至下意识送入“丹田”。这套功法(包括“吐纳”“叩齿”等)源自南北朝时有名的“山中宰相”陶宏景的养生著作《养性延命录》。 “耳常弹”——人的耳朵形如腹中胎儿,集聚着人体的各种信息。因此,用手掌按摩双耳,等于按摩全身。现代人归入“练功十八法”之一法。实际上也源出陶宏景《养性延命录》中提及的“搓耳”。

    “鼻常揉’,——鼻子下端的两翼有穴道称“迎香”。用大拇指之关节常揉至发热,可防伤风感冒。
, http://www.100md.com
    “晴常运”——相当于今之眼睛保健操。

    “面常搓”——活血、美容。

    “足常摩”——人的脚底有6条经脉通达,有50万根微小血管,如按摩发热,可防多种病疾。

    “腹常施”——多做些腰腹运动,可减肥,可强身健体。 “肢常伸”——活血。 “肛常提”——固精、防痔疮。

    四勿:

    1.“食勿言”——吃饭时不说话,减少唾液的消耗,有利消化。

    2.“卧勿语”——躺着说话气不顺。

    3.“饮勿醉”——酒在古代称“百药之长”,少饮不仅有营养价值,而且可“行经活血”,有利健康;但过量,甚至醉酒,就会造成酒精中毒,而危害肾脏和肝脏。许多人常以“善饮”自诩,并喜欢与人争强好胜,“善饮”而却能自觉控制酒量的人古今均不多见。

    4.“色勿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能自控自制而迷于色相,势必伤神伤身。人们相传乾隆乃是出了名的“风流天子”。因此有理由怀疑他可能说得到而实际行动未必到位。或有过经验教训后有意总结出此条用来告诫后人的吧!(完)

    编辑/鲁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