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363885
“养死”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科学养生》 2007年第2期
     人们生活中有许多忌讳。我从小生活在大海边,村子里的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鱼。有一次吃鱼,吃完了上面的鱼肉,我说,把鱼翻过来吧。结果被奶奶骂了一顿,不许我说那个“翻”字。渔民忌讳“翻”字,因为“翻”船意味着死亡。其实最忌讳的还是“死”字。

    但,死是谁也绕不过去的一道门,人人都要从这里过。只是年轻时离这道门太远,无暇去想。岁数渐大,冷丁抬头遥遥看得见,死,开始萦绕于心。越是萦绕于心,越不愿意、害怕提到这个字,这也是人之常情。

    当然这人大概也是指生活于我们足下这块大地上的人,在地球另一边有人却并不这样想。他们把一天视为一个生命周期,一个循环。每天早晨醒来都是新生命的开始。所以,当一天中任何时间问他们多大岁数时,他们都会说:还不到一天。他们随时都会遇到死,所以,他们把一生分解成无数个生生死死的循环,他们不会忌讳死,这就是生活在严酷环境中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死观。

    虽然死是人们不可回避的话题,可惜在我们的教育和科学体系中只有生的内容,而没有死的教育,只有优生学,而没有“优死学”。有人说,这是只有生得伟大,而没有死得光荣。
, http://www.100md.com
    国外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在东京召开过—个优死学国际会议,发表了“优死学宣言”,被视为开创了优死学的先河。优死学被认为是一门对人采取最后有效手段进行干预,使其在精神上和肉体E最大限度地减小痛苦并尽可能安逸地结束生命的科学。这个会议后,很多国家从法律E允许安乐死。很多专家提出“优死三原则”,即是不是绝症;是不是靠人工系统维持生命;是不是本人表示愿意安乐死。

    也有的科学家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所谓绝症,很难定义。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天认为是绝症,明天可能被攻克,就不是绝症了。

    且不论学术上的争论,不可否认的是优死学关注的是人死亡前怎样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光,想以什么办法减轻死亡前的痛苦。正如有病到医院治疗一样,这也是从自然医学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从社会医学或大医学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虽然是必要的,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俗话说,好生不如好死,什么叫好死?好死就是没有或较少痛苦的正常死亡。有人虽然活了60岁,突然脑溢血死亡,对他而言是不是也可以算好死?有人活了70岁,在床上躺了二年,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临死时一生的辉煌感觉都抛到九霄云外,只有含着痛苦闭上眼。这也不能算好死吧?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指这种死法,而更多的是指社会心理的一种厌世情绪。优死学要解决的不应是这种“好死”,应是一种“善终”。在西方优死学提出以前,我国传统养生学就已关注“善终”的问题。这是从根本上破解“优死”难题。
, 百拇医药
    有人曾提出过这样的悖论,既然养生不养生归宿都是死,而且养生要修炼到不怕死,那么养生又有何意义?从优死学的角度讲,那意义可谓大矣。我们知道,人是由各个系统和器官构成的—个整体。它们之间既各自独立完成生理心理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其中只有一两个器官生病损伤时,而其他器官还很年轻健康,它所带来的死亡是最痛苦的。这种生扯活拉的死是任何人难以忍受的。而当所有器官都一起慢慢变衰老时,就像一栋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来一阵风就会吹倒。这时带来的死亡痛苦最少,这就是“善终”。所谓风烛残年,就是指这种情况。人们常说,某某人“老死”了,也是指这种情况。养生就是使人体各个器官均衡地一起慢慢衰老,相差不远地一起死去。所以说,养生就是“养死”,就会“优死”,就会“善终”,而不仅是在死亡前的痛苦中进行安乐死,那只是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

    编辑/廖星

    kxyslx@126.com, 百拇医药(鲁 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