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2130419
三点水浇灭两团火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科学养生》 2011年第10期
     不少人都知道,张学良将军做了半个多世纪的囚徒,却活了101岁,熬过了蒋家父子两代,几乎是新旧中国高层中最长寿者,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令人称奇。“囚徒”缘何长寿?据说,这主要源于张将军心境恬淡,心无旁骛,后来皈依佛门,愈发心静淡定。

    研究长寿者发现,古往今来有四种人长寿:一是没心没肺者长寿;二是稀里糊涂的人长寿;三是心静的人长寿;四是悟透者长寿。这四种,张学良将军都沾边,尤其是后两种,他晚年远离尘嚣,心静而淡然。

    那么,短寿者那些夺命的疾病由何而来呢?

    中医讲病由心生,是说由心态不好引发的。有的人整天焦虑不安,担心、着急、牵挂、顾盼,今天和孩子着急,明天又挂念老人;今天跟这个上火,明天跟那个斗气;又是担心名利,又是怕人暗算……心里总是恓恓惶惶,难以平静,心火老往上窜。心往上窜就正好符合一个字,就是“患者”的“患”字,心老往上窜就准备做患者吧!这大概就是“患”字的由来。
, http://www.100md.com
    有的人面对社会不服气:“这个人什么也不是,怎么当领导?”“这种小混混怎么也能发财?”现实社会与理想境界毕竟不同,不是有知识的人就能当官,不是有才干的就能发财。从古至今,上天也不一定就那么眷顾有才能的,不一定就喜欢有知识的。当官似乎需要有才能。但是,当官就需要有才能吗?每个当官者都有其内在的原因,未必全部公开;发财需要有机遇,有的也有不为人知的内幕。

    古人云“天道无私,常予善人”,是说上天也喜欢仁德善良者。古典名著《三言两拍》中有许多善善相佑的故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灌园叟晚逢仙女》等等,都是说善心得到了好报,都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民间说“善有善报”。心地善良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种心境,也是长寿的一个要件。升官发财途径不一、表现各异,有的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如“我的爸爸是李刚”者;有的平静如常,当个局长像上趟厕所似的轻松;于是张扬者身败名裂,平静者明哲保身。反躬自问:自己行吗?当个班组长就激动够呛,你的容量就那么大!名家有曰,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 百拇医药
    常听到人夸人聪明,什么是聪明?头脑好使、反应快叫“聪明”,或曰“小聪明”,但还不算是智慧。那么,什么叫有智慧呢?我们可以把“智慧”的“慧”字拆开来看看:智慧的“慧”字是下面一个心灵的心,中间加个笤帚反向清扫,于是上面就获得生活、事业双丰收。

    但是又有谁能主动清扫自己的心灵呢?人这一生往往总是在挑别人的毛病,总是像擦玻璃一样能看的见对方的污迹——看你那儿那么脏!有几个人能找自己的毛病?反过来看看自己——哎哟,原来我这里也很脏啊!但是能反观自省者太少了!所以智慧难得,聪明再多也仅仅是小聪明,智慧有一点点都叫大智慧。有的人聪明一世,可混到终老一生平平,当然有机遇等诸多原因,也与缺乏高瞻远瞩的大智慧不无关系。

    宗教,几乎所有的宗教,无论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是讲命由心生,病也是由心而生,我们只有将心灵的垃圾清扫干净,病和命运才能彻底扭转。这些宗教之所以诞生并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有些能够启迪人心灵的东西。不然,人们还信它干嘛?实际上,所有的病都是在提示人们有毛病、有错误存在,要不然,不可能生病。“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就是告诉人们:身体是心灵的镜子,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很少。“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能看到自己尘埃的人就寥寥无几,能拂拭的人就更少了!何况“时时勤拂拭”呢?
, http://www.100md.com
    毛病的大多数都在于根本的心性,而这个“性”字又是竖心旁加一个生命的“生”——心生的。但是现代人糊涂,只知道对症治疗,不知道彻底根治,不知道心能生一切,心能灭一切,从哪儿生就应该从哪儿灭。不清扫心灵的垃圾和不良习惯,不可能彻底祛除疾病,更不可能改变命运。

    佛教讲“四大皆空”,浮华世家不过是过眼烟云,空的!参透悟透了不为所惑,就可以入定了。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没心没肺的人长寿,稀里糊涂的人命好,越认真的人为什么命越惨。谁认真谁倒霉。不过,这个“认真”是指执着,非指尽职尽责的认真。在这个世界上,本来人生是一场戏,人前人后,你方唱罢我登场,活的是“难得糊涂”,活的不是执着。特别较真就特别受伤——对孩子较真,孩子伤你;对工作较真,工作伤你;对爱情过于较真,爱情伤人一辈子;对什么过于认真什么就伤人……

    客观现实明白无误的告诉人们,过于执着是一种病态。通过修炼,提倡一个“淡”字。看淡的“淡”,恰恰是三点水和两个“火”,“火”多了就发“炎”了,只有看淡了,用三点水浇灭两团“火”,才能消炎。古人讲究“宁静淡泊”,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宁静淡泊是一种境界,只有长时间的修炼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心境淡定是长寿的根基。
, 百拇医药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出了中庸思想;几乎同时,佛陀提出了中道思想;而后,道教的李道纯也提出了中和思想,三者意蕴大同小异,可谓殊途同归。中庸提倡不偏不倚不过激,应该说,中庸思想不仅是一种主张,也是一种境界。修炼到此,才能够心静自然。

    佛说,佛性人人有。那么到底什么是佛?不是泥塑,不是雕像,佛性应该是一种境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应该算是一种客观真理。只不过自然科学上规律,社会科学叫真理,佛教的叫“佛”,道教的叫“道”,信基督的叫“主”,称谓不同,略有差异。

    基督教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忏悔”。忏悔俩字左面都是竖心,右面一个“千”一个“每”。这与孔夫子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有点类似。教派的人讲,如果人参悟一天、忏悔一天就做一天的圣人,参悟十天、忏悔十天就做十天的圣人,参悟一年、忏悔一年就做一年的圣人,假如我们一生“时时勤拂拭”,就一定可以登上一个新的境界。

    原来,祛除疾病、改变命运是由心来改变的。而现代的人明明活的是心灵,偏偏不修个人心灵,以为身体肌肤就是健康,大错而特错。既然人活的是心情,干嘛不让自己的心情祥和宁静、愉悦快乐呢?心情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明白了这些还不够,还要去做,最重要的是实践。编辑/谭明, http://www.100md.com(于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