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科学养生》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738873
牵手几十年缘何“黄昏离”?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科学养生》 2015年第11期
     最近,61岁黄先生将一纸离婚诉状递交到法院,要求和风风雨雨度过30多年的老伴胡女士离婚。去年,年满60的黄先生退休,而比黄先生小3岁的胡女士也早已退休多年。

    在法庭上,黄先生说,自己和妻子平时就经常发生争吵。退休后,因为没了工作上的调剂,整日在家面对妻子,大大小小的争吵让他感到身心俱疲。因此,他觉得自己和妻子感情已经破裂,遂提出离婚。面对丈夫的指责,胡女士在承认双方确实发生争吵的同时,也指出这是源于丈夫之前有过外遇。

    经过一番调解,两人通过沟通解开了心结,也认识到一起经历风雨的不易。最终,黄先生撤销了诉状。

    10多年前,“黄昏离”就在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日本首次出现。所谓“黄昏离”,顾名思义,是指年龄在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待子女成家立业后,宣布离婚。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后来也相继迅速出现了庞大的“黄昏离”队伍,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韩国《司法年刊》上的一项有关老年人离婚的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韩国结婚20年以上的中老年离婚率高达26.4%,首次超过结婚不满4年的年轻一代离婚率(24.6%)。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据调查,现如今有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离婚,称之为“黄昏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夫妇相濡以沫数十载却不能牵手到尽头呢?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60岁到70岁的退休老年人2014年离婚诉讼案件占到全部离婚案件的近45%;在上海,60岁以上老人诉讼离婚相关案件中,多数当事人退休时间不满10年,其中,65岁以下老年人离婚案件约占七成……一些媒体总结,退休时间不满10年是老年人婚姻亮红灯的危险时期。

    其中再婚家庭一方(或双方)退休后离婚比重大。据北京市相关调查显示,再婚老人由于感情基础不牢、财产问题、子女反对等种种原因,一方或双方退休后,离婚率居高不下。2014年,一方或双方是再婚的老年人退休后离婚案件占老年离婚案总数的六成以上。

    退休之后出现感情隔膜或是婚姻危机的老年夫妻还真不在少数,据了解,在各地心理咨询室里就退休感情危机过来咨询的女性占了大多数。一般而言,出现“黄昏离”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目前大多数老年人所受的教育告诉他们,应该受到组织、单位、社会、道德等的约束,即使在婚姻出现危机时,组织、单位或工会也可以帮助调节干涉,甚至在过去单位完全可以做出“离婚等于失业”的“判决”来挽救婚姻。但随着退休而来的是约束力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以致一部分退休老人的责任感也逐渐减弱,更加注重追求自我,弥补过去未完成的理想、心愿,忽略婚姻所需的责任。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过去双方都忙于工作,下班也有一堆家务,有孩子需要照顾,而退休后,不再需要工作,孩子也独立了,夫妻两人需要日夜相对,那么摩擦也就更容易产生,特别如果有第一条原因做基础,那么对方的缺点也将案被无限放大,增加争吵与矛盾。

    第三个原因:对生活质量期望值高也是老年人退休后离婚的一大特点。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社会公众对老年人离婚问题日趋宽容与理解。对于那些婚姻基础不牢,为了子女成长考虑的“凑合型”老年夫妻,退休往往成了他们鼓起勇气寻找新生活的时间“节点”。

    社会心理学家则用“角色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所谓“角色理论”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即“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这里的“社会角色期望”,是指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朱拉德认为,当人们不相信或不乐意扮演某个角色,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时,就会产生不真实的角色扮演,导致自我和角色分裂,在婚姻生活中尤为如此。

    比如这个小案例:在儿子大学毕业的第一天,54岁的张女士向丈夫提出了离婚,理由是孩子已经长大,自己无需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而维系一段没有爱情、没有宽容的婚姻。

    张女士说,自己的丈夫在婚姻开始不久后便不管家务,近几年更是迷上了赌博,一得空闲便和赌友们混在一起,对家里的事情不管不顾。独自操持家务让张女士苦不堪言,对丈夫的不满也随之而增,前几年为了不影响孩子成长,也不想被人说“闲话”而选择了忍让,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社会上也逐渐接受了离婚这一曾经被鄙夷的事情,张女士也便“毫无忌惮”地提出了离婚。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婚姻的社会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日益开放的生活观念和宽松的婚姻观使得离婚这一正常社会现象不再受排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勇于追求自己的老年幸福。

    特别是老年人退休后不再需要每日外出上班,孩子也长大成人,离开家独立生活。此时,他们的个人时间变得充裕,不少人感觉与另一半没有共同语言,于是决定离婚,重新寻找幸福。

    △退休后要做好心理调整

    “少年夫妻老来伴”,退休是老年人婚姻进入第二次磨合期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进入老年社会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追求高品质生活、不愿“将就”的思想无可厚非,可若因为一些小矛盾就冲动决定离婚,则可能失去身边的幸福。

    心理专家建议,退休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项重大改变,会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老人们要意识到退休后是进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而进入不同阶段都需要心理调整,就好像孩童进入学校、学生进入社会一样。退休后,生活的变化也会对感情产生冲击,老人们应重新认识老伴,认真经营婚姻。

    对于退休老人来说,首先,要珍视相伴的可贵。一份几十年风雨同舟的陪伴和默契,这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其次,适当调整双方相处的模式。退休之后,要尽量忽略掉外表等外在的因素,相互之间更多融入亲情的成分,支持、爱护、理解和包容身边的老伴。再者,可以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做一些彼此喜欢但以前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比如四处旅行、种花养鸟等,老人可以共同培养一个新的爱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双方愿意,不一定要以谁为主,比如大妈特别爱跳广场舞,但大叔不喜欢,那么,大妈的广场舞可以继续跳,但同时也可以与大叔一起培养新的爱好。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沟通,进一步交流情感,回忆往昔的美好,不要互相埋怨,要看到对方的优点,否则可能事倍功半。最后,老年夫妻要坚持性生活或拥抱对方,如果夫妻间很少或没有性生活及拥抱,会影响双方感情亲密。

    另一方面,社区服务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样重要,社区应当及时关注退休老人家庭的生活动态,经常组织一些社会活动,让退休老人有更多的兴趣点,不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与自己性格和习惯差异的摩擦上。对于提起离婚诉讼的老人,社区应充分发挥调解功能。对于那些感情确实已经破裂,法院应该慎重判决离婚。

    此外,还应当健全和完善对退休老人特别是退休后又离婚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他们的生活以及其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使老年人退休后即使迫不得已离婚也能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编辑/谭明, 百拇医药(周一海)